二、氣候特征
屬大陸性氣候,年均溫6~13℃,年降水量500~800毫米,其中6~9月份占60%,多為短時暴雨,冬春降水較少,春旱、伏旱頻繁。
五、青藏高原
1、位置
青藏高原介于北緯26°~39°,東經73°~104°之間,西起帕米爾高原,東到橫斷山,北界為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南抵喜馬拉雅山,東西長約2800千米,南北寬約300~1500千米,總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除西南邊緣部分分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錫金、不丹及緬甸等國外,絕大部分位于中國境內。
2、氣候特征
青藏高原氣候總體特點:輻射強烈,日照多,氣溫低,積溫少,氣溫隨高度和緯度的升高而降低,氣溫日較差大;干濕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長,大風多;夏季溫涼多雨,冰雹多。
六、內蒙古高原
1、位置
內蒙古高原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位于陰山山脈之北,大興安嶺以西,北至國界,西至東經106°附近。介于北緯40°20′~50°50′,東經106°~121°40′。面積約34萬平方千米。
2、氣候特征
春季氣溫驟升,多大風天氣,夏季短促而炎熱,降水集中,秋季氣溫劇降,霜凍往往早來,冬季漫長嚴寒,多寒潮天氣。
七、黃土高原
1、位置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西起烏鞘嶺,東至太行山,南靠秦嶺,北連內蒙古高原(大致以長城為界),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七省(區)46個地(盟、州、市),282個縣(旗、市、區)。
2、氣候特征
黃土高原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春季受極地干冷氣團影響,寒冷干燥多風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印度洋低壓影響,炎熱多暴雨。
八、云貴高原
1、位置
云貴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西起橫斷山脈,北鄰四川盆地,東到湖南省雪峰山。包括云南省東部,貴州全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邊境,是我國南北走向和東北-西南走向兩組山脈的交匯處,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1000-2000米,是中國的第四大高原。
2、氣候特征
云貴高原屬亞熱帶濕潤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西雙版納地區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半年主要受西南季風影響,降水豐富,雨日多,加以海拔高,所以夏季溫度偏低,一年中干濕兩季分明。
九、塔里木盆地
1、位置
世界第一大內陸盆地。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麓,東到羅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脈南麓,南至昆侖山脈北麓,大致在北緯37°----42°的暖溫帶范圍內。
2、氣候特征
居亞洲大陸中心,氣候干燥,雨量特少,如若羌1957年全年降水量3.9毫米,民豐安迪爾1966年降水量5.0毫米,蒸發量卻很大,若羌達2952毫米,故以風力作用為主,風速常在5米/秒以上,石蘑菇和風城地貌發育。
十、四川盆地
1、位置
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北近秦嶺,與黃土高原相望,東接湘鄂西山地,南連云貴高原,盆地北緣米倉山,南緣大婁山,東緣巫山,西緣邛崍山,西北邊緣龍門山,東北邊緣大巴山,西南邊緣大涼山,東南邊緣相望于武陵山。
二、氣候特征
四川盆地地形閉塞,氣溫高于同緯度其他地區。霜雪少見,年無霜期長280~350天,位于長江河谷中的長寧全年無霜。盆地各地夏季始于5月底,夏長4~5個多月,最熱月氣溫高達26~29℃,長江河谷近30℃,盆地東南部極端最高溫往往超過40℃。
十一、柴達木盆地
1、位置
柴達木盆地為高原型盆地,地處青海省西北部,是一個被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等山脈環抱的封閉盆地,介于90°16′E-99°16′E、35°00′N-39°20′N之間。
2、氣候特點
柴達木盆地屬高原大陸性氣候, 以干旱為主要特點。年降水量自東南部的200毫米遞減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均相對濕度為30-40%,最小可低于5%。盆地年均溫均在5℃以下,氣溫變化劇烈,絕對年溫差可達60℃以上,日溫差也常在30℃左右,夏季夜間可降至0℃以下。風力強盛,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可達25-75天,西部甚至可出現40米/秒的強風,風力蝕積強烈。
十二、準噶爾盆地
1、位置
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盆地,大約位于45°N,85°E。東北為阿爾泰山,西部為準噶爾西部山地,南為天山山脈。盆地呈三角形,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盆地一般海拔400米左右,東高(約1000米)西低。
2、氣候特點
盆地屬中溫帶氣候。太陽年總輻射量約565千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北部約3 000小時,南部約2 850小時。盆地北部、西部年均溫3~5℃,南部5~7.5℃。盆地東部為寒潮通道,冬季為中國同緯度最冷之地,富蘊1月均溫為-28.7℃。
5. 中國地形圖高清版大圖
湘江,長江支流烏江左岸較大支流。主源喇叭河發源于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西北婁山山脈金頂山(原遵義縣松林鎮金頂山)南麓板牛溝劉家屋基。流經在遵義市紅花崗區、遵義縣、湄潭縣、甕安縣,在遵義、開陽、甕安3縣交界處的三星場注入烏江。河長155公里,流域面積4913平方公里。
湘江水資源、水力資源豐富,是遵義市主要水源、水電開發河流,流域內有眾多引水工程及中小型蓄水型水庫工程,因此被稱為遵義市的母親河。湘江流域內的遵義市區、綏陽縣、湄潭縣等地區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和工業基地,經濟較為發達。
6. 中國地形圖高清版大圖電子版
亞洲主要山脈有有以下幾個。
第一條山帶位于連接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和安納托利亞高原的東西隆起帶,大致以帕米爾山結和亞美尼亞山結為樞紐,向東西兩側伸延出一系列高大山脈。
在隆起帶北側主要有高加索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興都庫什山脈、昆侖山脈、阿爾金山脈與祁連山脈等;在隆起帶南側主要有托羅斯山脈、扎格羅斯山脈、蘇來曼山脈、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等。
第二條山帶位于亞洲中東部,夾持于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與中西伯利亞高原之間,由一系列走向北西和北東的山脈組成向南凸出的弧形山群,也有呈近東西向展布的。主要山脈在西部有薩彥嶺、杭愛山、阿爾泰山、天山等;在東部有雅布洛諾夫山、外興安嶺和陰山等。
第三條山帶呈東北-西南向分布于亞洲大陸的東部邊緣,構造上屬于新華夏系隆起帶,最東的一列包括西太平洋島弧上的若干山脈;第二列為錫霍特山脈及遼東半島、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南沿海諸山脈;第三列包括朱格朱爾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等。
7. 中國地形圖高清可放大衛星地圖
谷歌高清衛星地圖打不開 就說明谷歌不支持衛星地圖 。
8. 中國地形圖高清版可放大圖片
南極洲位于地球南端,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圍,陸地面積約1239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比歐洲和大洋洲都大。
南極洲分東南極洲和西南極洲兩部分。東南極洲從西經30°向東延伸到東經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爾克斯地、喬治五世海岸、維多利亞地、南極高原和南極點。面積1018萬平方千米。西南極洲位于西經50~160°之間,包括南極半島、亞歷山大島、埃爾斯沃思地以及瑪麗·伯德地等,面積229萬平方千米。
南極大陸98%的地域終年為冰雪所覆蓋。冰蓋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平均厚度2000~2500米,最大厚度為4800米,它的淡水儲量約占世界總淡水量的90%,在世界總水量中約占2%。如果南極冰蓋全部融化,地球平均海平面將升高60米,我國東部的經濟特區將被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
南極洲距離南美洲最近,中間隔著只有970公里的德雷克海峽。距離澳大利亞約有3500公里;距離非洲約有4000公里;與中國北京的距離約有12000公里。
南極洲是由岡瓦納大陸分離解體而成,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平均海拔2350米。橫貫南極山脈將南極大陸分成東西兩部分。這兩部分在地理和地質上差別很大。東南極洲是一塊很古老的大陸,據科學家推算,已有幾億年的歷史。它的中心位于南極點,從任何海邊到南極點的距離都很遠。東南極洲平均海拔高度2500米,最大高度4800米。在東南極洲有南極大陸最大的活火山,即位于羅斯島上的埃里伯斯火山,海拔高度3795米,有四個噴火口。
西南極洲面積只有東南極洲面積的一半,是個群島,其中有些小島位于海平面以下。但所有的島嶼都被大陸冰蓋所覆蓋。較古老的部分(包 括有瑪麗.伯德地南部、埃爾斯沃思地、羅斯冰架和毛德皇后地)有一由花崗巖和沉積巖組成的山系。該山系向南延伸至向北突出的南極半島的中部。西南極洲的北部,即較高的部分是由第三紀地質時 期的火山運動所造成的。南極洲的最高處——文森山地(5140米)位于西南極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