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地形圖詳細高清
中國地處亞洲東部,所以中國的地勢特征,受到亞洲總體地形地勢狀況的影響,由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強烈碰撞擠壓,使得在亞洲中部地區隆起了巨大的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等山地,使得亞洲中部地區稱為亞洲地勢最高的區域。所以亞洲的地勢總體特征是中間高四周低,而我國地處亞洲的東部,所以我國的總體地勢特征為西高東低。
我國地勢的特征除了西高東低之外,還包括從西部青藏高原到東部沿海大陸架,呈明顯的三級階梯狀分布。中國地勢的三級階梯分別是: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兩大地形單元。青藏高原的邊界是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橫斷山脈,此線往東就是我國的第二級階梯,包括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等地形單元,海拔多在1000至2000米。
中國三級階梯分布圖
第二級階梯往東,過了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就是第三級階梯了,第三級階梯是地勢最低的一個階梯,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山東丘陵和遼東丘陵等地形單元。中國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的地勢特征,深刻的影響著中國的其他地理特征,包括氣候、河流水文、人口分布、交通等方面都深受影響。
2. 中國地形圖高清電子版
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和中部,太平洋西岸。南北相距5500公里,跨緯度49°15′;東西相距5200公里,跨經度約62°。東西兩端的時差約為4小時。含34個省級行政中心以及行政單位,歷史上中國的地圖比截至2013年要大。
中國地圖最東端在黑龍江省黑瞎子島(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相交處)(48°27′N,135°05′E)。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約在中、塔、吉三國邊界交點西南方約25公里處,那里有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39°15′N、73°33′E)。
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
最南端在南沙群島曾母暗沙(4°N)
3. 中國地形圖高清版大地圖
呵呵,武漢一直是湖北省的,與地圖沒關系。
4. 中國地形圖高清版
中國的四大平原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關中平原。
中國的高原應該是四個,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
中國的四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一、東北平原
1、位置
東北平原介于北緯40°25′~48°40′,東經118°40′~128°00′之間,位于中國東北部,其西、北、東三面分別為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所包圍。
2、氣候特征
東北平原處于溫帶和暖溫帶范圍,位于東亞季風的最北端,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是中國濕潤的東部季風區和干旱的內陸之間的過渡帶,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嚴寒干燥,大陸性氣候由東向西漸強。 一年四季分明,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二、華北平原
1、位置
華北平原是中國東部大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稱黃淮海平原。位于北緯32°~40°,東經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達大別山北側,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東臨渤海和黃海,跨越京、津、冀、魯、豫、皖、蘇7省市,面積30萬平方千米。
2、氣候特征
華北平原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南部淮河流域處于向亞熱帶過渡地區,其氣溫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溫8-15℃,冬季寒冷干燥,農作物大多為兩年三熟,南部一年兩熟。
三、長江中下游平原
一、位置
長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東麓,東到黃海、東海濱,北接桐柏山、大別山南麓及黃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錢塘江、杭州灣以北沿江平原。
二、氣候特征
長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屬北亞熱帶,小部分屬中亞熱帶北緣。年均溫14~18℃,最冷月均溫0~5.5℃,絕對最低氣溫-10~-20℃,最熱月均溫27~28℃,無霜期210~270天。農業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季節分配較均,但有"伏旱"。無霜期210~270天,10℃以上活動積溫達4500~5000℃。
四、關中平原
1、位置
它介于秦嶺和渭北山系(老龍山、嵯峨山、藥王山、堯山、黃龍山、梁山等)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海拔約323~800米,東西長約350公里,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