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遷都是國家大事,不到萬不得已,沒有哪個王朝愿意遷都。二是周朝初期還不至于已經到了懼怕犬戎的地步,只是后來周幽王為博取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破壞了周朝報警系統,加之周王朝內部出了內賊(平王外祖父),和犬戎私通,才把犬戎引狼入室,導致鎬京被襲,幽王被殺死在驪山腳下,平王雖然繼承王位,但害怕犬戎再次來襲,故遷都雒邑。
1、周朝遷都洛陽是不是導致其衰落的原因?
周朝遷都洛陽導致了衰落?胡說八道!恰恰是因為西周后期的實力嚴重下降,已經無法繼續對西戎和諸侯國實施有效的震懾,才導致了周平王的東遷。提到西周后期,就不能不提西戎,穆王時,戎狄不來朝貢,于是穆王就發兵西征犬戎,抓了五個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穆王就把犬戎遷到太原。后厲王無道,戎狄劫掠,攻入犬丘,殺秦仲(秦國國君)之族人,周厲王命秦仲伐戎,結果失敗,
宣王四年,宣王再次命令秦仲伐戎,結果又失敗,并且秦仲卻被犬戎所殺,于是宣王就給與秦仲的兒子莊公七千兵力,這才伐戎成功。宣王二十七年,發兵攻打太原戎,失敗了,又過了五年,宣王攻打條戎、奔戎,又失敗了。又過了二年,晉國在汾隰打敗北戎,同年,戎滅姜國一座城池,第二年,宣王攻打申戎成功。十年后,幽王即位,命令伯士攻打六濟之戎,結果失敗,伯士也死了,
那年,西戎包圍了犬丘,抓走了秦襄公之兄伯父。那時候幽王昏聵暴虐,西戎大舉來犯,他竟然廢申后而立褒姒,同時還廢掉了太子宜臼,申后是申侯之女,于是申侯很生氣,聯合繒國以及犬戎一起圍剿周幽王。周幽王死,太子宜臼繼位為王,即周平王,后平王東遷,由此可見,平王東遷的核心原因是西周自身實力嚴重下降,已經不足以抵御西戎的進犯,甚至需要晉國、秦國等大國的協助才能抵御西戎。
2、西周為什么準備建都洛陽,洛陽好在哪里?
關于這個問題,本人查到有這么一段記載,可以理解為什么要建造洛陽,如下:初武王作邑于鎬京,謂之宗周,是為西都。將營成周,居于洛邑,而未果,至是王欲如武王之志定鼎于郟鄏,卜曰:“傳世三十,歷年七百?!倍?,使召公先相宅,三月,周公至洛,興工營筑,謂之王城,是為東都。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也,”周公又營成周。
3、成周早已建成,周王朝為什么不早早遷都洛陽,以避開西戎騷擾?
首先成周不是雒邑,成周是指周天子分封天下后留給自己屬地的稱呼,即成周指的是周,也有人認為指的是成王的周,是周公當年輔佐成王時,為了避嫌,有意把周稱呼為成周,意即成王的周。成周包括宗周(岐周)、鎬京和雒邑,周或成周的都城是鎬京,營建雒邑,一是為了駐軍,二是為了看管殷商犯人,三是為了控制和震懾東方諸侯。至于為何不早早遷都雒邑,一是雒邑是駐軍和看管犯人之地,不具備都城功能和條件,
二是周朝初期還不至于已經到了懼怕犬戎的地步,只是后來周幽王為博取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破壞了周朝報警系統,加之周王朝內部出了內賊(平王外祖父),和犬戎私通,才把犬戎引狼入室,導致鎬京被襲,幽王被殺死在驪山腳下,平王雖然繼承王位,但害怕犬戎再次來襲,故遷都雒邑。三是遷都是國家大事,不到萬不得已,沒有哪個王朝愿意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