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說不好普通話,本身有發音不標準的原因,其次,大家一聽到廣普(廣東式普通話)就會笑,就會噴說得太爛,久而久之,想說廣普的人也不想說了。人是有自尊的,其它省的人不去吐槽廣東人的普通話水平爛,廣東、廣西、港澳的朋友不是不想說普通話,而是不想被人嫌棄我們的普通話太爛了。
1、廣東人說普通話有哪些字或詞語說不好?
告訴提問者吧!您這道題是沒法子回答的!因為人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只要想學好普通話,就沒有什么字詞能難住他,想當年,我們初中就開始學俄語發“顫音P”(比英語的R還難兩倍)。這都能學過來了,何況同在國內,天天聽,天天汫的全民族的共同語言。筆者解放前是學過國音字母的,就是最早的《新華字典》標音上有載的“波,潑,摩,Fo”,
其實筆者就沒有真正學過一天《漢語拼音方案》。對拼音方案字母的發音是從查新華字典中的《國音字母》反推的,我們的普通話,是在不知不覺中被薰陶出來的。初中時,我們的校長是從北京調過來的,因為是解放后,早就不興舊的那套《國音字母》,他就專門業余教過我們《北拉》(與漢語拼音方案相仿,全稱是,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
到高中,用普通話講課的老師就更多了,到了上大學。當時廣州郊區石牌五山鎮高校區就是一個“語言島”,所以實際上,我們日常交流用的就是“五山普通話”。就是有點廣味的普通話,其實,每個人心中自己都有一桿秤。我們對普通話早就樹立了,廣播以中央臺為準,電影以“長影”為準,在沈陽工作時,對當地的少量詞語,我們是不會去刻意模仿的。
基本上,很少將【干啥?】說成是【干嗄?】的,至于學普通話的要領是,千萬不要單個字去學。而是要整組詞語去學!那你就不會將“吃飯”說成是“癡飯”了,所以關鍵在于將三組破擦音區分清楚即可。告訴您一個事實,我在沈陽工作了十四年,調回廣州工作后,花了一個星期才真正熟悉回廣州話的語境。究其原因,是您腦子里是用普通話,還是用廣州話思考的,
2、為什么很多廣東人會說普通話,而北方人卻很難學會講廣東話?
一般來說,普通話以北京為標準和代表性,至于北方其它省市也不一定能說出標準的普通話。廣東話稱之為粵語,以廣州話為標準,其它城市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說不是每一個廣東人都會粵語,就好像不是每一個北方人都會說普通話一樣。這個問題要說清楚,還要費點口舌,我大概說一下我的看法吧!普通話是近些年才大力推行。在全國范圍內,一般來話來說45歲以上的人,能說普通要少一些,55歲以上的就更少了!城市人會說普通話的人多一些,在農村上了年紀的幾乎都不會說普通話,
3、為什么粵語廣府人不喜歡說漢語普通話呢?
這個問題大家認為的那樣,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地方,實際上是認同普通話的。但認同不等于就適應,我的觀點是這樣的:1、廣東人的普通話為什么這么容易聽出來?廣東本處嶺南,在語言交流上相對封閉,一直保留的是南越王趙佗帶來的口音,也就是說,現在的粵語,很大程度上就是秦始皇時代的國語。廣東人說普通話,會把z、c、s和zh、ch、sh,魔改為z、c、s;n和l,魔改為l的音;h和k,魔改為k音,
所以只要是習慣普通話的人一聽,很容易聽出這就是廣東人來。可是人是有自尊的,其它省的人不去吐槽廣東人的普通話水平爛,廣東、廣西、港澳的朋友不是不想說普通話,而是不想被人嫌棄我們的普通話太爛了,2、離普通話發源地越遠的地方,發音越不標準,這是個通病京腔就是正宗的普通話,但如果一到上海,你說普通話別人聽不明白。
對于一個長期在兩廣(廣東廣西)生長的人來說,很難理解為什么同是北方人,同說普通話,北京人會聽不懂上海話,原因是上海本身也有方言,叫吳語,主要特點是全濁音,低沉雄渾,與京腔明顯不同,同理,作為廣東的鄰居,福建,普通話更是魔幻的存在,福建人說普通話,不翹舌沒鼻音,而且“r”“l”不分,“f”“h”不分,吃(chi)說成ci、牛(niu)說成流(liu)、福(fu)念成胡(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