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的發展在廣西來說只能是中等偏上,和玉林的人口在廣西的排名不成正比。在玉林的幾年,玉林大大小小的景點都去過了,我是在玉林上大學,說大點我也算半個玉林了,我是廣東人四歲到廣西玉林學習工作了五十多年,現退休回廣東十多年,現也常回廣西玉林,南寧,桂林,玉林最大特點是上幾干年少天災人禍戰亂,空氣好,無東北嚴寒,海南酷署,冬無雪,只有春秋季較多。
1、廣西玉林和廣東韶關哪個地方發展好?
兩個地方沒有可比性,玉林是平原地區,人口達700萬,20多年前我經常去玉柴,那時的玉林市是一個非常落后的地方,除了玉柴就沒有其它有規模的工業,近十年玉林發展也很快,但一個700多萬人口的地區,2017年的GDP才1600多億。有廣西人說:韶關算個球,他說根本看不起韶關,要比就要跟佛山比,他說玉林不用5年就可以將佛山甩9條街,
我們再耒看韶關,韶關是廣東的工業重鎮,改革開放之前是排在廣州之后,這幾十多年巳被省內大部分城市超越,盡管去年的GDP也只有1300多億,但人口不到玉林的一半,按人均還比玉林高很多!這十多年韶關確實落后了,但韶關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有世界馳名的丹霞地貌,南雄珠璣巷,千年銀杏林,有乳源大峽谷,還有南華寺。
2、你覺得玉林這座城市怎么樣?
我是在玉林上大學,說大點我也算半個玉林了,首先先來說說我沒來玉林前,對玉林的印象。對玉林人的印象第一民風彪悍,還有就是某工地的包工頭,加上玉林某地的補胎(大家都了解),這就是我沒到玉林時對玉林、玉林人的大體印象,后來,經過在玉林待了幾年。對玉林的印象有了巨大的改觀,內容較多,我就分點來講吧。第一,對玉林這個嶺南福地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加深,
在玉林的幾年,玉林大大小小的景點都去過了。要說特色的也就那幾個,大容山和真武閣了,其他的都是人工建設,沒什么特點。還有就是經常去的龜山,山雖然不高,但山上的風景絕對是一流,我每一次爬龜山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心情不好的時候爬上山頂,把不好的情緒發泄出來就好了。玉林真是一塊福地,太美了,第二,對玉林沒美食的了解。
玉林地處粵桂交界地帶,玉林的菜系還是比較多樣的,很多人說到對玉林美食的了解人們無非想到最多的就是玉林牛巴了,玉林的牛巴粉確實有自己的特色,可能還有就是狗肉了,我對這個吃不吃狗肉,我保持中立愛狗人士勿噴!第三,對玉林社會發展的的了解。玉林的發展在廣西來說只能是中等偏上,和玉林的人口在廣西的排名不成正比,
3、你去過廣西玉林嗎?感覺怎么樣?
我是廣東人四歲到廣西玉林學習工作了五十多年,現退休回廣東十多年,現也常回廣西玉林,南寧,桂林,玉林最大特點是上幾干年少天災人禍戰亂,空氣好,無東北嚴寒,海南酷署,冬無雪,只有春秋季較多。而且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水果豐富,各種美食小食地方風味較多,,本地人包容性較強,不排外,易交往,并且工業少污染也少,是個較典型的農業城市,,
4、有人說廣西玉林發展不起來,這是為什么?
謝謝提問:一、歷史沿革:1、1979年改革開放前,玉林地區行政公署管轄的玉林城區面積6平方公里,城區人口不足10萬,舊稱:玉林縣。即:今玉林城區內環路內,以及大南路的西街口至南流江邊,大北路西街口至玉林汽車總站。2、改革開放探索發展期,市場經濟沒有經驗繼承,摸著石頭過河,至1991年底前,玉林城區擴展至1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超過10萬人,撤縣設縣級玉林市。
即:今一環路以內,城市公共設施維修養護管理開始職能化,環衛處、園林處、市政處成立健全機構。自來水擴建城東水廠,3、健全縣級市規模建設期,至1998年,玉林城區擴展至27平方公里,城區人口超過20萬人,撤玉林地區行署改地級玉林市,即:今玉林城區二環路內。又生個兒子地級市自立門戶:貴港市,4、五年過渡整改期,至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