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天柱山,明堂山,巨石山,菱湖風景區等。
3、滁州
13398平方公里
滁州,簡稱滁,古稱涂中、清流、新昌。是安徽省省轄市,地處長江下游北岸,長江三角洲西端,安徽省東部,蘇皖交匯地區。全市設2區、管轄4縣、代管2縣級市,常住人口393.8萬。
景點:瑯琊山 ,狼巷迷谷景區 ,明皇陵 ,吳敬梓紀念館,鼓樓風景區 等。
4、宣城
12340平方公里
宣城,簡稱宣,古稱宛陵、宣州, 地處安徽省東南部,東臨浙江省杭州、湖州,南倚黃山,西和西北與池州市、蕪湖市毗鄰,北和東北與馬鞍山及江蘇省南京、常州、無錫接壤,處在滬寧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線上,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一翼,是中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和資本轉移的前沿陣地,皖蘇浙交匯區域中心城市,東南沿海溝通內地的重要通道。
景點:中國鱷魚湖,龍川,云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太平湖,水西國家森林公園等。
5、合肥
11445.1平方公里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省會、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也是國務院批準確定的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制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合肥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淮之間,環抱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于該地而得名。
合肥市版圖總面積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全市下轄4個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設有4個開發區,城區建成區面積403平方公里,全市常住總人口779萬,其中城鎮人口548.4萬人,城鎮化率70.4%。
景點:三國遺址公園 、紫蓬山景區 、合肥野生動物園 、徽園 、三河古鎮景區等。
6、黃山
9807平方公里
黃山市隸屬于安徽省,古稱新安、歙州、徽州,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處,被稱為“三省通衢” ,西南與江西省景德鎮市、婺源縣交界,東南與浙江省開化、淳安、臨安縣為鄰,東北與安徽省宣城市的績溪、旌德、涇縣接壤,西北與池州市的石臺、青陽、東至縣毗鄰。1987年廢除徽州建制,以境內山岳“黃山”之名設立地級市。
截至2015年7月,黃山市總面積9807平方公里,下轄3個區、4個縣。2015年末,黃山全市常住總人口137.37萬人。
景點:黃山景區、光明頂景區、翡翠谷景區、西遞景區、宏村景區等。
7、宿州
9787平方公里
宿州,簡稱“蘄”,別稱蘄城、宿城,安徽省轄市。位于安徽省東北部,是長三角城市群、中原經濟區重要節點,宿淮蚌都市圈、宿淮城市組群城市,安徽區域中心城市之一,是安徽省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智慧城市,全國網球城市、宜居城市,安徽省重要的交通樞紐。
宿州襟連沿海,背倚中原,是安徽省的北大門,有徐南形勝、淮南第一州、奇石之城、馬戲之鄉、酥梨之都等美譽。東鄰宿遷、徐州,西連商丘、淮北,北扼菏澤,南接蚌埠。截至2015年底,宿州市轄1個市轄區、4個縣,總面積97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4.1萬人。
景點:金寨皇藏峪景區 、突山景區 、乾隆御植園景區、宿州林探花府景區、五柳景區等。
8、阜陽
9775平方公里
阜(fǔ)陽,簡稱阜,別名潁州、汝陰、順昌,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華北平原南端。西北部與河南省周口市,西與河南新蔡縣相鄰,西南部與河南信陽市接壤,北部、東北部與亳州市毗鄰,東部與淮南市相連,南部與六安市隔淮河相望。
阜陽位居豫皖城市群、華東經濟圈、大京九經濟帶的結合部,長三角經濟圈的直接輻射區,中原經濟區門戶城市。是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過渡帶,具有承東接西、呼南應北的獨特區位優勢,是安徽三大樞紐之一。
景點:八里河景區 、迪溝景區 、阜陽生態樂園景區 、阜陽生態樂園景區、潁州西湖景區等。
9、亳州
8374平方公里
亳州,簡稱亳,別稱譙城,安徽省地級市。亳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自秦時置譙縣以來,歷經朝代更迭,大都系州、郡或縣建制,其間魏皇初二年(221年)封譙郡為 “陪都”。元至正15年(1355),劉福通起兵反元,擁韓林兒在亳州稱帝,建“宋”政權,以亳州為國都。亳州成為三朝古都之地。
景點:渦陽天靜宮景區、亳州花戲樓景區、新四軍第四師紀念館景區 、亳州白衣律院景區 、忠武祠及馬公府景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