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首先聲明一下,八極拳無所謂正宗與否,都是吳鐘祖師的八極拳,只是個個支系風格不同,因為以前的前輩隨著功夫的提升會對八極拳的感悟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所教的拳都是不同的,現在比較正規的是滄州孟村八極拳國際培訓中心,全國各地也有傳習所,東北霍式八極拳,孟村羅瞳八極拳,西北馬氏,天津多是吳秀峰前輩所傳,還有強瑞清前輩的傳承石家莊天津都有,孟村李俊義老師的功夫也很高,而且學費很公道,教的也好,網上都能查到聯系方式,最后說一句,不管哪門哪派,功夫無所謂正宗高低,主要看你學的怎么樣,能用就是好功夫。
1、哪里可以學到正宗的八極拳?
2、八極拳是誰發明的?
八極拳的起源時間和地點,至今說法不一,明代之說一說,起源于明代,因在戚繼光著《紀效新書——拳經捷羅篇》中,曾提到“巴子拳”即“八極拳”。源于武當一說,源于武當,是道士所創,張岳山創二說,是清代河南焦作月山寺住持張岳山創。道士所創三說,是明末一號“癩”的云游高人所創,后傳吳鐘,以上說法雖然都沒有確切的資料證明。
但中華文化,特別是道法武術這一塊,基本上都是師父口述心授的,這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所以以上結果都有可能,八極拳全名“開門八極拳”。尊癩為一世,吳鐘為二世,吳鐘中年得一女,名榮,為習武近30歲嫁于海豐習長拳者戴氏,她“開門”之精神,將長拳之太宗拳、太祖拳、飛虎拳、桃花散等拳術依八極拳法之風格,提煉修改,傳回孟村。
此后,求習八極拳者日增,乾隆四十年左右,吳及族弟吳鐘毓開門授藝,求藝者數十人。除本鎮吳、丁各氏外,亦有羅疃等地者,八極拳法至,已傳11世,各世傳人之佼佼者有吳鐘、吳榮、吳楠,吳鐘毓,李大忠、吳凱、張克明、吳會清、黃四海、張景星、李貴章、曹井田,李書文、王錫慶、強瑞清、馬鳳圖、馬英圖、吳秀峰、韓會清、王連峰、孫亮亭、李萬成、高貴林、吳兆海、丁玉林、霍殿閣、李萼堂、李樹森、樊青云、馬賢達、馬明達、吳連枝、馮玉璽、王景祥、張學元、田金鐘、尹樹春、霍慶云、崔洪起、黃玉柱、祝笑天等。
3、請問形意拳和八極拳的優劣?這倆個拳種哪個更優,想選個練習?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偏偏這兩種拳我都學過,就大致說一下,先聲名我不丟書包,在武術界有形意一年打死人,其實還有八極半年打破門,形意雖然被人稱為剛猛但其實你真練了才知道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那都是外行人的無知之言,但八極拳卻是實實在在的剛猛,動作簡練好把握,如果你遇上個好師父能夠帶著你每天斗步喂手,一年之后就使你具備相當的實戰能力,形意則不同,他是先練順再練合,別看頭條視頻里那些棒槌練的形意,什么定步發力,好象挺歷害,其實就是純外行,我敢說那些貨根本就沒有師父教,就是自己胡猜亂想,形意功夫在腳下,靠腳步催動產生的力輕松的就能把人發出去,所以形意是走出來的,學形意必須得學真正的,因為這種拳并不直觀,不能自己胡猜,否則就是丟人現眼,挨揍,還有就是自虐。
4、八極拳和形意拳能一起練嗎?有練傳統拳的老師教一下,謝謝?
形意八極能不能同練不說,單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樣還沒學好就去學其他的浪費時間精力,要專一,專而精,再精益求精,成為一門專家,今個才能涉獵其他拳種,那也是為了你本身的拳添磚加瓦,要成為專家不要成為雜家,淺嘗輒止一事無成,樣樣通樣樣松,建議你在兩個拳種中選一個,然后擇一明師學習,明師要系統的懂得這個拳種的訓練方法,每個階段應該練啥,為什么這么練,練到什么階段停止換方法,而且要練出什么東西再往下走繼續練,師父都應該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