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內,如果將高速鐵路南北視為生命線的就是早己建成的京廣高鐵外,另一條呼南高鐵湖北段襄陽、宜昌連接湖南常德的高鐵正在修建,那么湖北視作東西生命線的就當屬沿江高鐵了,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沿江高鐵,也就是沿著滬漢蓉鐵路沿線,其帶動了湖北省黃岡市、武漢市、孝感市、荊門市、宜昌市、恩施等鄂西地區,是湖北省內穿最長的一條高鐵,所經之地人口眾多,旅游資源豐富。
1、沿江高鐵過南充不?
滬蓉沿江高速鐵路,又名“滬漢蓉高速鐵路”“沿江高鐵”,主要由成渝客專、渝利鐵路、宜萬鐵路、漢宜鐵路、合武鐵路、合寧鐵路、滬寧高鐵組成。成都—重慶—武漢—合肥—南京—上海沿江高鐵通道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規劃線路:上海—南京—合肥—麻城—武漢—漢川—天門—沙洋—荊門—當陽—宜昌—建始—恩施—利川—重慶—成都。
2、沿江高鐵為什么不經過銅陵和安慶?
簡單說下吧沿江5市目前已經通了寧安城際,后期還會從安慶修到武漢的客運專線,如果沿江高鐵再從這5市走,說真的,浪費,哪有那么大客流量支撐,也就蕪湖馬鞍山人多些,而且商合杭高鐵也經過蕪湖,試問三條干線相交,蕪湖現在有多少人口?剩余其他3市我就不提了反觀,目前合寧與合武客運專線,運力不足,耗時長皖中三市加一起無論經濟總量還是人口規模,不吊打沿江5市(馬蕪銅池安)?走滁州合肥六安,我覺得非常合理再解釋下,沿江高鐵,不是非要沿著長江,而是長江經濟帶手機碼字不容易,皖南皖中市區縣城我都去過,略微有點了解,請輕噴,
3、沿江高鐵列車將走隨州、襄陽進川,荊州、宜昌該如何應對?
謝邀!在湖北省內,如果將高速鐵路南北視為生命線的就是早己建成的京廣高鐵外,另一條呼南高鐵湖北段襄陽、宜昌連接湖南常德的高鐵正在修建,那么湖北視作東西生命線的就當屬沿江高鐵了,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沿江高鐵,也就是沿著滬漢蓉鐵路沿線,其帶動了湖北省黃岡市、武漢市、孝感市、荊門市、宜昌市、恩施等鄂西地區,是湖北省內穿最長的一條高鐵,所經之地人口眾多,旅游資源豐富。
沿江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重要一縱,也是湖北爭議最大的一條東西大動脈,首先是兩荊之爭(荊州與荊門)從14年爭,本是15年開工修建武荊天城際鐵路因此而被拖遲,直到17年省政府最終決定走荊門,接著又是幾個縣級市鐘祥、京山、應城大力爭取沿江高鐵,然后孝感、隨州、襄陽等城市也插一腳,武漢至荊門段改走鐘祥、京山,雖然沒有影響線路的方向,形成武漢至宜昌的三條線路的選擇,目前根據官方暫定中線:①北線方案:武漢——孝感——應城——京山——鐘祥——荊門——當陽——宜昌②中線方案:武漢——漢川——天門——沙洋——五里鋪鎮——宜昌③南線方案:武漢——仙桃——潛江——荊州——枝江——宜昌但根據上月19月日從鐵路部門獲悉中線最終敲定,沿江高鐵規劃路線為:從上海——南京——合肥進湖北麻城,經武漢、漢川、天門、沙洋、荊門、當陽、宜昌、建始、恩施、利川,進入重慶境內,經重慶北站終于成都,
4、同樣都是高鐵樞紐,鄭州和武漢哪個城市的交通發展的更好?
關于交通,武漢相比較鄭州當然是發展得更好國家定位2009年,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武漢市為全國首個綜合交通樞紐研究試點城市。《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06-2020年)》提出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一級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二級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武漢是國家一級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全國9個含鄭州)《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11號)文件顯示,武漢被國家定位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全國12個含鄭州)《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發改基礎〔2016〕1536號,武漢定位高居全國第4,鄭州第8(2016年鐵路、水運、公路和航空)北京:沒有水運,民航數據中國第一,城市綜合交通實力全國第三上海:鐵路數據偏差,水運中國第一,城市綜合交通實力全國第二廣州:數據最平均,公路數據中國第一,城市綜合交通實力全國第一武漢:民航數據偏差,鐵路數據中國第一,城市綜合交通實力全國第四只列舉中國城市綜合交通最強的4個,后者和北上廣武差距太大,運量最大的是公路,除此之外就是水運和鐵路,而很多城市是沒有水運的,再就是鐵路偏差,航空上除了北京和上海,其它城市上限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