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讓我們聊一聊,這三種類型的紅薯,在農戶家里是怎么儲藏的。二、大個紅薯存放在紅薯窖,還有部分中等大小的紅薯一起存放,冬季如何提高紅薯地窖的溫度,說起地窖儲存紅薯,在農村種植紅薯的農戶,一般都是使用地窖來保存紅薯,特別是以前,紅薯是人們的重要食物。
1、家里種了好多紅薯,怎么儲藏保鮮呢?
謝謝小秘書的邀請。在我們膠東農村,家家戶戶都喜歡種紅薯,過去的生產隊年代,是大面積種植,現在我們當地主產農作物是玉米、花生、大豆、小麥等,紅薯每戶種植三分地兩分地的,最多也就一畝地左右,留下部分供全家人解饞食用,其余的都會賣掉。我們招遠南鄉的紅薯是以煙薯蜜為主,這個系列品種個頭大小適中,甜度高,糯軟可口,入口香甜,
放到烤箱里烤著吃,烘烤時間短,易熟。農村的大鍋煮著吃,柴火呼呼啦啦燒得歡,揭開鍋蓋,貼近鐵鍋的紅薯烙得有鍋巴,紅薯熟透爛軟流油,吃到嘴里沙蜜蜜的甜,或者紅薯打成絲,加上花生、黃豆熬成粥,三九嚴寒天氣,喝上兩碗,全身都熱乎乎的。那么農戶家里種植的紅薯,是怎樣儲藏保鮮的呢?首先收獲回家的紅薯堆在院子的向陽處,晾曬幾天,去除水分,剝除掉從地里帶回來的泥土,
然后根據紅薯個頭分為三類:大紅薯、不大不小的和小不點,分類剩下的紅薯筋絡和蟲子鉆洞咬傷的,直接丟到豬圈里喂豬。下面就讓我們聊一聊,這三種類型的紅薯,在農戶家里是怎么儲藏的,一、小不點的紅薯制成“干干肉”,這是農村孩子冬天的美食。分類分出來的小不點紅薯,在陽光里晾曬幾日后,表皮有點變皺,這是去除多余的水分,
洗凈上鍋煮熟晾涼,然后端出去在屋頂瓦片上或者是平房上,挨個擺開晾曬,一直曬個十天半月的,或者二十天左右,拿一塊紅薯查看,在風里蒸發得水分全無,變成皺皺巴巴的紅薯干,吃到嘴里要用力咀嚼,才能撕扯下一小塊來,真可謂筋道十足啊,這時就是成品了。這是過去的農村,給家里的小孩子預備的零食,可以吃一個冬季,美其名曰:干干肉,意思是曬干的天然肉食,
幾個小伙伴互相分著吃,也真得有好牙口,類似于現在超市里賣的紅薯條,過去是用整個的小紅薯制作而成的。二、大個紅薯存放在紅薯窖,還有部分中等大小的紅薯一起存放,農戶家里的火炕下,過去都挖的紅薯窖,只要土炕燒火熱炕,紅薯窖子里也保持恒溫在在10-15℃,空氣相對濕度在70%-80%左右,在炕幫離地面20到30cm處留有透氣孔,用來通風散熱。
分類出來的大地瓜放在紅薯窖子里,留作冬天和來年春天熬粥食用,大個的紅薯熬粥用礤床打絲,大個易拿方便不傷手,同時一部分中等大小的紅薯也一同放入窖子里,是準備來年農歷二月二后,芽床上生苗用的原材料。放入窖子后,小心翼翼靠墻堆放,防止擠壓,并注意通風散熱,三、大小合適的中等紅薯,放在大紙箱里,堆放在火炕上,隨吃隨拿隨煮。
家里準備幾個大紙箱,是商店里盛放食品用的那種,農戶家里盛農藥的箱子不要留用,以防有農藥殘留,分類出來的那些大小合適的中等紅薯,放到食品專用箱里,堆放在火炕尾部,這樣燒火熱炕的時候,也能提高溫度,保持紅薯不受凍傷。農戶冬天的大鍋灶,煮上一鍋紅薯,邊上貼上幾個玉米餅子,咸菜缸里的咸菜疙瘩撈出兩個,切絲加上花生油和各種調料,上大鍋一起蒸熟,裊裊的蒸氣升騰,紅薯的香甜、玉米餅的焦香、咸菜的咸香入鼻,這可是正宗的農家飯,
2、紅薯放紙箱怎么保存?
將紅薯擺放好,從上面倒入干沙土,將紅薯間的縫隙填滿。沙土是熱的不良導體,可防止以傳導的方式傳熱;紅薯被沙土包圍,內外空氣不能對流,紅薯的熱不易傳遞出來,外面的熱也不易傳遞進去,所以,既能防凍有能抗熱,另外,紅薯被沙土覆蓋,減小了紅薯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可有效減緩紅薯中水分的蒸發,長時間保持新鮮。順便說一下,我們這里沙土應用很廣泛,
比如炒花生、炒燎豆等就是將花生、大豆與沙土一塊放在鍋里翻炒,可以使花生、大豆均勻受熱。嬰幼兒的被窩中要墊上沙土(用鍋炒過的),嬰幼兒大小便后,只需將沾有大小便的沙土換掉即可,即使不能及時更換,由于沙土良好的吸濕性,也不會對嬰幼兒有什么影響,這是紙尿褲沒法比的,有時,小孩比較胖,腋下發紅(方言叫淹了),撒點沙土就好,不用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