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云南省,煙草稅收占全省稅收44%。煙草行業的稅收占到中國整個財政稅收6%~7%,打個比方,A公司一年銷售1億,成本9000萬,利潤是1000萬,只繳250萬企業所得稅,張庭公司年納稅21億,成為上海納稅最高的企業,想想這家公司的年營業額有多少。
1、為什么白酒一年稅收五百多億,煙草卻有一萬億?
這就是我們現在有煙草院士,暫未有白酒院士的原因。煙草行業一直是中國第一納稅大戶,煙草行業的稅收占到中國整個財政稅收6%~7%。在一些產煙大省,煙草更是地方經濟、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柱,比如云南省,煙草稅收占全省稅收44%。還有黃鶴樓煙草公司是整個湖北省最大的納稅大戶,至于說煙草為什么會有萬億,這里面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煙草行業是一個“重稅”行業。
為加強煙草控制,對卷煙及煙草制品實行“寓大于征”的重稅政策,我國煙草行業的稅種主要有煙葉稅、消費稅、增值稅、所得稅及城市建設維護費和教育基金,雖說是煙草制品業上繳稅收最高,但它的利潤率卻不是最高的,扣除所得稅國有資本收益和專項利潤后,我國煙草企業的利潤不足8%!綜上所述,這也是煙草行業有巨額上繳的主要來由。
2、華為一年納稅1100億,阿里516億,京東407萬,差距怎么那么大?
不管是生活在哪個國家,納稅都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除了公民有納稅的義務之外,企業也是需要繳稅的,一家企業的繳稅多寡也能看出這家企業的營收健不健康或者有沒有偷稅漏稅等情況。如果是一家小企業,納稅多少可能沒有人會在意,但是如果做到業內頂級的企業,比如像阿里巴巴、騰訊、華為、京東等企業,有沒有納稅,納稅金額多少就會有很多人去關注,看這家企業是否有社會責任感,
作為民營企業很多按時納稅的企業都會公布自己每年繳納稅收的情況。根據華為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華為一整年的納稅額就高達1100億,這么高的納稅金額已經超過了很多企業的營業收入,同時也彰顯著華為的實力,去年由于華為在5G領域的領先讓美國坐不住了,對華為做出了種種限制,但是也并不影響華為接到大量的5G訂單,除了在5G領域收益波豐之外,華為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收獲也不錯,相信2019年華為繳納的稅收肯定不會比2018年來得少。
除了華為之外作為互聯網最大的公司阿里巴巴也不逞多讓,雖然總體比華為繳納的稅收少了近一倍,但是也高達516億,差不多每天繳稅1.4億,比當初馬云創辦阿里時的目標每天繳納100萬稅收已經超過太多了,從這也能看出來馬云和任正非都屬于是社會責任感特別強的人,其實從這些年來馬云的所作所為也能看出來,捐款就不說了,把沙漠變綠洲也只有他敢想敢做,
可與之相反的是,很多互聯網公司卻沒有像馬云這樣,比如滴滴、美團、京東等,繳納的稅收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網上都難以查到信息,根據網上數據顯示京東2018年納稅金額是407萬,美團、滴滴查不到。按理說這些都屬于是互聯網大公司,企業規模發展也是越來越大,理應上來講企業納稅金額應該也營業收入同步增長才對,但是我們卻看到,這些企業都是拿獲得的利潤去投資其他的領域,導致年年虧損,以此來達到避稅的目的,
其實阿里巴巴也可以跟滴滴、美團、京東等企業一樣,每年都拿賺取到的巨額利潤去投資各種領域,那么公司就有可能從賺錢變成虧損,以此來達到少納稅的目的,但是馬云和任正非他們并沒有這么做,他們這些公司營業收入和納稅金額是同步增長的,甚至納稅的速度比營業額的增長速度還快,他們在成長的同時也在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而不用利潤賺取的利潤,一二十年不斷的擴張,導致年年虧損,從而達到少繳稅的目的,我覺得只有像阿里和華為這樣的企業才值得尊重。
3、華為2020年究竟納稅多少個億?
你好,作為稅務工作人員非常肯定地回答你,華為2020年的納稅絕對在千億層級,太專業的稅收知識我不講,就講兩點簡單的:第一,財務報表中的76.55億僅僅只是“企業所得稅”的金額。稍微懂一點稅收知識的人都知道,我國的稅種有10多種,企業所得稅僅僅只是其中之一,還有增值稅、個人所得稅、消費稅、房產稅等諸多稅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