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殺豬時,哪個小伙子肯去拉豬尾巴,那就是準女婿”,為何會這么說呢。吃飯時社員常常會開玩笑,甚至打賭吃飯,但農村人大多熱情,問候也是非常真誠,吃飯沒是一種禮貌的問候,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客套,假如人家正在吃飯就是熱情邀請你和他們一起吃,假如主人家剛吃過飯,就會問你吃飯沒,沒吃的話熱點飯菜給你吃。
1、農村的各種方言很有趣,那么以你們的家鄉話說“你吃飯了沒”怎么說呢?
吃飯沒是一種禮貌的問候,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客套。但農村人大多熱情,問候也是非常真誠,每次聽到家長的問候方式都會覺得非常親切,畢竟那是從小到大一直聽到的話語,早已深入骨髓。在我們這里一般飯點后一點去別人家或者遇到人家吃飯都會問到這個問題,假如人家正在吃飯就是熱情邀請你和他們一起吃,假如主人家剛吃過飯,就會問你吃飯沒,沒吃的話熱點飯菜給你吃。
2、農村老人說“殺豬時,哪個小伙子肯去拉豬尾巴,那就是準女婿”,為何會這么說呢?
農村老人說“殺豬時,哪個小伙子肯去拉豬尾巴,那就是準女婿”,為何會這么說呢?感謝邀請,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問題,前兩年去湘西老丈人家里過年,趕上了他們那邊殺年豬,當時因為人手不夠,我也想要去幫忙,于是不管不顧就上去要提豬的尾巴。因為豬的身上除了耳朵以外,就是尾巴可以下手了,當時我剛一提起豬尾巴,老丈人看到了就讓我到前面去扯豬耳朵,說豬尾巴很危險,不要去提。
當時也有點不解,豬尾巴不是比豬耳朵更安全嗎?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就像老虎的胡子摸不得一樣,豬的尾巴其實也是很危險的,尤其是豬快要被宰殺的時候,它們也能感受到危險,因此會比較慌張。當在拉扯豬尾巴的時候,它們就會不由自主的用火腿啦往后瞪,并且由于豬的后面是沒用長眼睛的,它們也看不到,所以只能是亂踩。一頭豬的重量不小,而后腿的力氣也很大,如果不懂方法的人去拉扯豬尾巴,那搞不好就會被豬腿踩到或者是踢到,這個是很危險的,
3、農村一些老人說在生產隊時,一餐吃2斤大米,信嗎?
我是60后,不但想信,而且還是親眼所見。那時鄉政府叫公社,村委會叫大隊,大隊下面就是生產隊,村民叫社員,干活記工分,憑工分分配糧食,生產隊由社員組成,大的生產隊有一百多號人,小的生產隊有三四十號人。不管生產隊大小,每個生產隊都有生產隊隊長、副隊長、生產隊會計、糧管員、記工員,作為生產隊的領導班子,生產隊隊長主管全面,副隊長分管生產,會計負責結算,糧管員負保管糧食和分配糧食,記工員負責每天給出勤的社員記錄工分。
那時,我年紀尚小,初中讀畢業沒能考上高中,到生產隊擔任記工員,白天和社員同工同勞,晚上給社員記工分,生產隊一天補貼我一分工分。記工分按天記,滿勤一天記10分,半天記5分,那時生產隊干活都很苦,勞動強度也大,不是改田造地興修水利建水庫,就是搶收搶種,社員們常常吃不飽穿不暖,個個瘦的都像猴子。不過也挺能干,也挺會吃,
那時生產隊干活都是派人送飯的,每家的飯幾乎都一樣,紅薯飯、苞谷飯,說是飯其實都是紅薯苞谷多。可是沒有一個人是吃飽的,吃個半肚就會把碗放下,留下一點休息的時候充充肚饑,生產隊吃飯是社員們最開心的時候,勞累了一上午終于能吃上飽飯了。吃飯時社員常常會開玩笑,甚至打賭吃飯,生產隊有一個二愣子,人老實,傻不拉嘰干活挺買力,自己的飯吃光了,還總是盯著別人吃。
隊長看不下去就和二愣子打賭說:你如果把我的飯也能吃下,我給你加工分,二愣子二話不說,說賭就賭,端起隊長的飯碗就是一陣子扒拉,隊長的一筒飯就剩下個空筒子。說實話,隊長的這筒飯足足有五斤,那是他一家人的口糧,說實話,那時的社員會吃飯不是極個別的,其實人人都會吃,就是沒有這么多的飯給你吃,糧食少孩子多,每家都是上頓不接下頓。
哪那時的人為什么就這么會吃呢?主要是生活艱苦,勞動強度大,一年幾乎吃不上豬肉,肚子里空空的沒油水啊!有人會說:那時農民不也是養豬養雞的嗎?為什么就吃不到豬肉呢?實活告訴你吧,那時農民養豬也是要賣給國家的,那是有任務的跟交公糧一樣,即使母雞能下個蛋,也要拿到大隊代銷店換個鹽巴醬油的。如果你私自養豬養雞賣,那會割了資本主義的尾巴,讓你連鹽巴都換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