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特產茶葉比較多,幾乎所有城市有茶葉生產加工,包括武漢等,但是在全國特別有名的就只有幾個。這里的火門山就在如今佛子山境內,是天門為數不多的幾座山之一,這一帶的山上從古至今都是有種植茶葉的,只是以前沒有得到重視,更重要是陸羽在湖州時得到顏真卿的支持和皎然的幫助,收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而后寫出聞名于世的《茶經》。
1、湖北特產茶葉有哪些?
湖北特產茶葉比較多,幾乎所有城市有茶葉生產加工,包括武漢等,但是在全國特別有名的就只有幾個。綠茶最多,恩施玉露、采花毛尖、蕭氏綠茶、天堂云霧、武當山道茶綠茶等等,仙人掌茶是歷史名茶,唐朝李白曾經題詩,覺得此茶如仙人的手掌。昭君白茶實際是綠茶,與浙江的安吉白茶類似,恩施玉露為蒸青綠茶,因含硒較高,可以適當補充硒而聞名。
紅茶以湖北宜紅茶最有名,曾經排名全國紅茶前三名,鄂西南宜昌恩施為主產區,湖南部分地區也曾生產宜紅茶,黑茶以湖北青磚茶最為有名,赤壁青磚茶、羊樓洞青磚茶,長盛川湖北青磚茶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黃茶比較小眾,遠安鹿苑黃茶在全國黃小茶排名靠前,這些年,有少數福建茶企,也包括本地茶企在湖北利用較低的成本生產鐵觀音。
2、湖北天門被稱為茶圣故里,怎么沒有知名的茶?
湖北天門是茶圣陸羽故里,這是有史可查的,毋庸置疑,在天門,有專門的茶文化研究機構,陸羽故園里有一棟茶經樓,想了解茶以及茶具、茶藝等相關知識的朋友可以進去參觀;天門職業學院有茶道、茶藝等相關專業;天門佛子山境內火門山周邊就有具有一定規模的茶園,出產的茶葉,品質還行,價格也不菲,一般人喝不起,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天門雖是陸羽故里,但宣傳力度不夠,天門也沒有形成與陸羽名氣相當的相關產業和產品,即使沒有知名的產品,依托陸羽故里這張名片,也可以打造一個與茶葉產品、茶具、茶文化等相關的市場,匯聚天下客商,形成有具有影響力的相關產品集散地,助力天門經濟發展。很可惜,天門并沒打好茶圣陸羽這張牌,陸羽本是一名棄嬰,在《唐國史補》、《新唐書》和《唐才子傳》等文獻中均有記載。
相傳在唐代的復州,有一天,竟陵龍蓋寺的智積禪師路過竟陵西郊的一座小橋,聽到橋邊有一群大雁鳴叫,走過去一看,原來這群大雁正用翅膀護衛著一個嬰兒,嬰兒在嚴寒中已被凍得瑟瑟發抖,智積禪師抱起嬰兒,發現是名男嬰,便帶回寺中收養,這名男嬰,便是日后的茶圣陸羽,后來這座石橋就被人們稱為“古雁橋”,而附近的街道也被稱為“雁叫街”,這些地方在如今的天門仍然有跡可循。
在龍蓋寺,年幼時的陸羽在師父智積禪師身邊煮茶奉水,師父特意為他占卦取名,以《易》占得“漸”卦,卦辭上說:“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币馑际区櫻泔w于天空,羽翼翩翩,雁陣齊整,四方皆為通途,于是定姓為陸,取名為羽,字鴻漸。師父智積禪師煮得一手好茶,陸羽自幼耳濡目染,學了些藝茶之術,十二歲時,陸羽不愿吃齋念佛,便離開了龍蓋寺,據說還在當地的戲班子里當過丑角演員,做過編劇和作曲等。
后來陸羽受謫守竟陵的名臣李齊物賞識,送去火門山鄒老夫子門下學習七年,直到十九歲學成才下得山來,這里的火門山就在如今佛子山境內,是天門為數不多的幾座山之一,這一帶的山上從古至今都是有種植茶葉的,只是以前沒有得到重視。如今這里的茶園已有一定規模,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依托陸羽之名,打造出具有天門特色的名茶出來,
從火門山(天門山)上下來之后,十九歲的少年陸羽一心投入自己喜愛的事業,開始了對茶的研究和考察工作。品茶先品水,陸羽游遍長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各地,在考察并搜集整理了大量茶葉制作資料的同時,也積累了十分豐富的品泉鑒水經驗,陸羽曾寫過一篇《水品》,文中羅列出江河井泉及雪水等共二十品的水單。陸羽曾輾轉江蘇蘇州、無錫、南京、丹陽、宜興和浙江的長興、杭州和紹興嵊縣等地,而后又到江西上饒,
對茶葉采制、飲用和茶事深入研究和實踐,因而積累了豐富的制茶知識。更重要是陸羽在湖州時得到顏真卿的支持和皎然的幫助,收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而后寫出聞名于世的《茶經》,陸羽雖不是在竟陵完成《茶經》并名揚天下,但從小在竟陵受到茶藝方面的耳濡目染,才是他對茶產生興趣,從而開始相關研究最好的啟蒙教育,看了有些人的說法我感覺非常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