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蒞戍要略》、《止止堂集》戚繼光簡介身高,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漢族,山東登州人,祖籍安徽定遠,戚繼光抗倭有功,被封太子太保,民間廣傳他抗倭的事跡,聲名名垂千古戚繼光的事跡簡介,戚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山東蓬萊人,其父戚景通任漕運官員戚繼光亦出生于此地,戚繼光抗倭的故事簡介戚繼光抗倭的故事有哪些,1、《岑港之戰》。
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漢族,山東登州人,祖籍安徽定遠。明代著名抗倭將領、軍事家,與俞大猷齊名。其父戚景通任漕運官員戚繼光亦出生于此地。率軍之日于浙、閩、粵沿海諸地抗擊來犯倭寇,歷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戰,終于掃平倭寇之患,被現代中國譽為民族英雄,卒謚武毅。世人稱其帶領的軍隊為“戚家軍”。有多部軍事著作及詩作傳世,戚繼光紀念館現為福建省愛國教育基地
戚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山東蓬萊人。出身將門。17歲繼承父業,襲世職登州衛(今山東蓬萊縣)指揮僉事;旋署都指揮僉事,備倭山東。后因在浙、閩一帶抗倭有功,升任總兵官。他一生南征北戰、頗有建樹,為明代抗倭名將、著名軍事家。著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蒞戍要略》、《止止堂集》
明朝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倭寇猖獗作亂,民不聊生.備倭將領戚繼光在山東備倭有功被調至浙江抗倭,首戰取得龍山所大捷后,隊伍士氣高漲。戚繼光軍紀嚴明,開創鴛鴦陣,結交摯友譚綸,軍師徐文長和隨從戚塵空,戚家軍名聲四起。因不善奉承,戚繼光與舉薦自己的胡宗憲失和,鋃鐺入獄。幸得傾慕他的含巧費心周旋,才得以出獄,含巧卻為倭寇所害。桃渚城一戰后,戚繼光調任臺州,建造空心戰臺,研發火器,與當地民眾配合,取得數次大捷,百姓歡欣鼓舞,倭寇避之不及。福建沿海倭寇猖獗,戚繼光受命前往福建抗倭。配合胡宗憲招安走私頭目徐海,徐海卻幾次出爾反爾。戚繼光與徐文長抓住徐海懼內的弱點,用計剿滅徐海一部,平息南海寇亂。戚繼光抗倭有功,被封太子太保。民間廣傳他抗倭的事跡,聲名名垂千古
4、戚繼光抗倭的故事簡介戚繼光抗倭的故事有哪些1、《岑港之戰》。公元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倭寇進犯樂清、瑞安、臨海等地,戚繼光率軍前往救援,但因為道路隔絕而沒有來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繼光的罪,而后,汪直余黨作亂于岑港,戚繼光與俞大猷兩軍會合,前往圍攻。2、《臺州之戰》,公元1561年(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舉進攻桃渚、圻頭等地,戚繼光率軍扼守桃渚,于龍山大破倭寇,戚繼光一路追殺至雁門嶺。倭寇遁走之后,趁虛襲擊臺州,戚繼光一馬當先手刃倭寇首領,余黨走投無路,全部墜入瓜陵江淹死,而圻頭倭寇竟又來侵犯臺州,戚繼光率軍于仙居將其全殲。3、《福建之戰》,公元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倭寇進犯福建,并聯合福寧、連江等地的倭寇,先后攻陷壽寧、政和、寧德等地,從廣東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聯合福清、長樂的倭寇攻陷玄鐘所,并進犯龍巖、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