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紀末到13世紀中葉,西歐的封建領主、大商人和羅馬天主教會為了掠奪財富,向國外擴張,打著從“異教徒”手中奪回“圣地”耶路撒冷的旗號,形成了十字軍的局面,亨廷頓提出“文明沖突”理論,被認為具有當年東征的思維,十字軍我所到之處,都成了尸海的廢墟,但客觀上,十字軍東進打開了東方貿易的大門,十字軍東征對后世影響深遠。
-0/1096年至1254年向東入侵。11世紀末到13世紀中葉,西歐的封建領主、大商人和羅馬天主教會為了掠奪財富,向國外擴張,打著從“異教徒”手中奪回“圣地”耶路撒冷的旗號,形成了十字軍的局面。十字軍我所到之處,都成了尸海的廢墟。這種土匪行徑充分暴露了其宗教的欺騙性和虛偽性。但客觀上,十字軍東進打開了東方貿易的大門。
十字軍東征對后世影響深遠。1993年,美國學者薩繆爾普。亨廷頓提出“文明沖突”理論,被認為具有當年東征的思維。亨廷頓的觀點是,文化認同是由共同的宗教信仰、歷史經歷、語言、民族血統、地理、經濟環境等因素形成的,其特征比政治和經濟結構更難改變。冷戰結束后,世界范圍內的政治和意識形態沖突基本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亨廷頓把人類文化圈分為西方、儒家(指中國)、伊斯蘭三個部分,周圍是印度、日本、拉美、非洲、佛教(東南亞、蒙古、西藏)、正統文化圈。他認為,西方,尤其是美國,應該關注儒家思想和伊斯蘭教融合帶來的挑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