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到題目,杭州究竟有多少人月薪過萬。天長日久,杏林一詞漸漸成為醫家的“代名詞”而人們則喜歡用“杏林春滿”“杏林佳話”“譽滿杏林”之類的詞語,贊美像董奉一樣醫術高明、道德高尚的醫生,了解他的人,都稱他為“董林杏仙”,杏林佳話由此而生,中國人為了表達對醫生的感激之情,常常會贈送一塊“杏林春暖”之類的匾額或錦旗;如若稱贊醫界后起之秀,往往謂之曰“杏林新秀”;稱頌德高望重的醫家,則譽之為“譽滿杏林”。
1、杭州月薪過萬的有多少人?屬于什么水平?
我只熟悉我所在的IT圈,這真不算什么,互聯網公司校招的白菜價都是過萬的。咱們數據說話,最近的校招是2020屆畢業生,下圖就是去年9月份的秋招IT行業公開的薪資待遇:因為IT行業基本都是以年薪來計算,平均下來除以12,基本都過萬,注意,這只是剛剛畢業來杭州二十幾歲年輕人的薪資待遇,過幾年工資還會翻番的。
以杭州的阿里巴巴來舉例,阿里巴巴的薪資構成一般12 1 3=16薪,年底的獎金為0-6個月薪資,90%人可以拿到3個月,因為說的是杭州阿里,來杭州阿里還有余杭區政府的額外住房補貼,一次性給完。所以第一年就能拿到的白菜價是18k*16 10w補助,后面就是打怪升級了,阿里校招一般都是p5。再回到題目,杭州究竟有多少人月薪過萬?我網上找到一份2019年的騰訊理財通、騰訊金融科技智庫、騰訊網企鵝智庫發布的《2019國人工資報告》,僅做參考,
2、醫學界被稱為杏林,杏林的由來是什么?
白羽居士,為你答疑解惑。人吃五谷雜糧,難免染病,人一旦染病,就得看醫生。從這個角度講,醫生是人們身體健康的“保護神”,中國人為了表達對醫生的感激之情,常常會贈送一塊“杏林春暖”之類的匾額或錦旗;如若稱贊醫界后起之秀,往往謂之曰“杏林新秀”;稱頌德高望重的醫家,則譽之為“譽滿杏林”。醫家與“杏林”,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物,人們之所以把二者聯系起來,甚至以“杏林”作為中國醫學界的代名詞,都與發生在西漢董奉身上的一段歷史佳話有關,
董奉(220-280年),字君異,侯官(今福建長樂)人。醫術高明,與南陽張仲景、譙郡華佗齊名,并稱“建安三神醫”,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廬山隱居,施醫濟世,開創了生態和諧、藥食同源的杏林園,他精通醫理、醫術精湛,不僅善于治療常見病、多發病,而且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與治療,往往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久而久之,聲名遠揚,老百姓因此十分敬重他,甚至把他視為“仙人”。就連大詩人李白,唐朝著名詩人、畫家王維,都對董奉贊譽有加,李白的《送二季之江東》寫道:“云峰出遠海,帆影掛清川。禹穴藏書地,匡山種杏田,此行俱有適,遲爾早歸旋。”王維的《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鑾十韻》詩云:“香爐遠峰幽,石鏡澄湖瀉,董奉杏成林,陶潛菊盈把。
”“生命之重,有貴千金,”但凡常人,沒有不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千百年來,民間流傳著孫思邈、李時珍等多個“一針救二命”“藥醫不死人”的故事版本,殊不知,董奉也有起死回生的本領。據《三國志.士燮傳》注引,交州刺史士燮得惡疾昏死已三日之久,仙人董奉用自制藥丸一粒塞入士燮口中并灌入少許水,捧其頭搖消之,食頃,昏死的士燮便神奇般地張開眼睛,手腳也能動彈了,“顏色漸復,半日能起坐,四日復能語,遂復常,
一個“已死”之人,只用一粒藥丸,就把他從閻王爺手中拉了回來,恢復正常。董奉醫術之高明,由此可見一般,古往今來,有的人一旦在某方面造詣比別人深、本事比別人大,往往自鳴得意、自我膨脹,不是高高在上,便是處處擺譜。就連少數醫術好的醫生,也愛端架子,在危難病人面前,不見“燒香”不“顯靈”,而虛懷若谷、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董奉則不然。
盡管他已經醫名大振,求治者接踵而至,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始終一如既往,堅持為人治病不收財禮,只要求治好一個輕病人,種杏樹一株;治好一個重病人,種杏樹五株,年復一年,他的房前屋后,杏樹成林,生機勃勃,郁郁蔥蔥,勝似佳境。每當春天到來,繁花似錦,春色滿園,待到金秋時節,碩果累累,百里飄香,董奉貼出一張安民告示:欲購杏者,每一器穀,易一器杏,自行取去,不必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