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端午節,說到過節怎么可能不提到吃的呢。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關于端午節的由來,據史料記載和民間流傳,說法眾多不一,自背井離鄉再歸來,再也沒有看到(也沒有感覺到)小時候過端午節日的喜慶氛圍,“五月五,到策湖,看龍舟,過端午”,你聽聽小編這么可愛又漂亮的小編不是廣東人喲,廣東的民俗特色我們不急著了解,那我給你科普一點其他的美食吧。
1、端午節你們家鄉都是怎么過的?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關于端午節的由來,據史料記載和民間流傳,說法眾多不一。有記載端午節為紀念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又傳為紀念春秋未期愛國將領伍子胥,更有甚者將節日由來與神話傳說相結合,混淆是非,本人更傾向于第一種答案,故鄉位于鄂東南,長江流域,魚米之鄉。家門前有一處湖泊,名“策湖”,策湖屬古長江故道,與黃石西塞山隔江相望。
策湖面積近兩萬畝,水深數米,相傳三國時期東吳大將孫策在此練兵而得名,記憶里的小時候,家鄉有民謠:“五月五,到策湖,看龍舟,過端午”。家鄉端午節除賽龍舟,還有家家戶戶大門上插艾葉、煮雞蛋、包粽子等習俗,時代在進步,家鄉一些傳統的節日文化正在慢慢改變和消失,或是已經刪繁就簡。自背井離鄉再歸來,再也沒有看到(也沒有感覺到)小時候過端午節日的喜慶氛圍,
2、城市里過節日越來越沒意思,農村怎么過端午節?是什么習俗?
在我們家鄉這邊端午,首先包粽子在咱們農村是必備的,每逢端午,農村人家家戶戶都會去采摘粽葉,還有棕墊葉(拿來栓粽葉的).新鮮的粽葉拿回來放鍋里煮一下,把它洗干凈,把采摘回來的棕墊葉撕小點放兩天,這樣栓粽葉的時候才不會容易斷。買糯米.(當然以前的糯米都是自己田里種的,現在很少人種了所以都是去買).以前我們只包白棕,煮好了放點白糖沾著吃.現在會包點臘肉,綠豆,紅豆,蜜棗之內的進去,
然后大家互相幫忙包粽子,這是咱們農村在端午必做的一件事兒每當到了端午節的這一天,就會早早的起床在太陽出來之前,去采摘蒼斛.艾草回來在自家的大門口插上.寓意著可以辟邪,保佑一家人平安健康,所以大家都很重視.端午這天不僅要吃粽子還要吃鴨子,咸蛋這些都要提前準備好還有一個為了小孩子準備的習俗,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家里的大人就會給小孩子們每人縫制一個(香候山)就是香包的意思,提前上街去把香包料買回來,到了端午節的時候給小孩縫制出來打一個漂亮的結,讓孩子們掛在脖子里。
3、廣東各地的端午節都有哪些民俗特色?
端午節端午節,說到過節怎么可能不提到吃的呢?但是你聽聽小編說,這么可愛又漂亮的小編不是廣東人喲,廣東的民俗特色我們不急著了解,那我給你科普一點其他的美食吧!說起云南你們會想到什么呢,小編第一想到的竟讓還是過橋米線和鮮花餅,就想知道你們吃過正宗的嗎?嘿嘿嘿煮好的米線里面加入秘制的雜醬,入口極爽,再撒上一點蔥花簡直完美!那鮮花餅就更不用說了哦,你聽說過鮮花還可以吃的嗎哈哈哈哈,就是可以吃,云南的鮮花真的就是不一樣,可以做成鮮花餅來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