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在電視上看新聞聯播之后看邯鄲天氣,一般都看石家莊、太原、濟南、鄭州這四個城市的天氣預報。邯鄲與石家莊、太原、濟南、鄭州四個省會的距離均在200公里左右,與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距離均在450公里以內,在2016年邯鄲市市轄6區、1縣級市、11縣。
1、邯鄲在中國的哪里?
謝謝邀請回答。邯鄲位于華北平原,而且是河北的最南端,邯鄲是河北省的省轄市,位于河北南端,是山東、山西、河北、河南四省的交界處,西依太行山脈,東連華北平原,北連邢臺、南毗安陽,是個風水寶地。素稱河北省的南大門,是國務院批準具有地方立法權的18個較大的市,而且邯鄲與石家莊、太原、濟南、鄭州四個省會的距離均在200公里左右,與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距離均在450公里以內。
區位優勢十分明顯,為中國三大經濟圈所環繞,地處京津冀經濟區內,東進與長三角經濟圈相接,南下可與珠三角經濟圈聯系,在之前在電視上看新聞聯播之后看邯鄲天氣,一般都看石家莊、太原、濟南、鄭州這四個城市的天氣預報。邯鄲市區位優勢也是得天獨厚,京廣鐵路、邯濟鐵路、邯長鐵路、邯黃鐵路、京廣高鐵5條鐵路縱橫,邯鄲國際陸港坐落在此,106國道、107國道、309國道、京珠高速、青蘭高速、邯大高速形成雙十字交叉,邯鄲國際機場坐落于冀南新區。
隨著邯黃鐵路通車,黃驊港、京唐港聯系更為快捷,交通相當便利,雖然老火車站有點破,不方便,不過新火車站還是相當好的。在2016年邯鄲市市轄6區、1縣級市、11縣,邯鄲市共有96個鎮,118個鄉,28個辦事處,461個居委會。邯邯鄲還是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太極之鄉、指南針的故鄉、鋼鐵之都、五大祭祖圣地之一(媧皇宮)、第一批國家試點智慧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2、鄴城究竟是指邯鄲的臨漳還是指河南安陽?為什么七大古都說安陽而不說臨漳或邯鄲?
回問答:經過多年研究我知道為什么七大古都為什么說安陽而不說臨漳或邯鄲了!歡迎各位看官評頭論足。會說的趕不上會聽的:第一,三臺遺址(鄴城)屬于安陽還是邯鄲管轄是現代區域劃分問題,但曹操墓、西門豹祠、三臺遺址都在安陽北邊上就值得商榷了!自古以來南敬天北敬地,東、西漢朝更是風行:如曹操“南門秋操”的規定,洛陽“葬在北邙”的習俗,那有葬在西南方向的?你知道西北為上,北為上么?《三國演義》都知道尊重歷史,
第二,曹操與袁紹大戰,幾番廝殺、幾年爭斗全是在洹水之南,割麥子清野,把冀州城周邊人口遷居黃河南,誰割的、誰遷的《三國志》記載的明白,沒有臨漳什么事吧?打開冀州,進了鄴城才在漳河邊先后筑三臺對吧?第三,安陽老城歷史上幾經攻打,都記載不好打,我知道最早是秦國,之后是曹操:無奈之下決漳河水圍安陽。別說歷史,就現在的地勢,臨漳敢讓決漳河水淹嗎?!(未完待續),
3、感覺許昌和邯鄲口音非常接近,可是在中間的安陽口音很難聽懂?為什么?
這也很好解釋!這是歷史的積淀。在民族大流動,大遷移的歷史下,很多北方人因戰爭而南遷,如晉時,宋時,大量北方漢人遷往南方,帶去的人,大部以家族形式傳承,元時天下動亂,漢人又一次南移,到明時,因北方連年戰亂,人口稀少,這才有了明時的北遷,可能是許昌一帶的人大部遷往邯鄲而落戶,方言也隨之帶到邯鄲吧!不過邯鄲是千年古都,老城里的人說話,還是原來的味,周邊就不同了,屬于外遷人口較多,各縣的方言也不相同,這也與當年遷入地方言有關,過去有五里不同俗,三里不同音說法,這就是遷移人口帶來的一種標志,同時可以依某些方言追溯其遷移線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