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襄陽微聞,我是從1992來襄陽讀書,畢業后一直工作在襄陽,見證了襄陽發展,可以說襄陽的發展突飛猛進,前景更好。湖北襄樊市是由襄陽和樊城兩地組成的,襄樊市上世紀80年代,曾經是湖北的重要工業城市,和年輕的汽車城十堰一樣,為湖北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1、襄陽組建湖北交通大學的進展如何了?
襄陽市目前有四所高等院校,一所公辦本科,一所民辦本科,兩所專科院校,連一所稱的上“大學”的高校都沒有(大學要求全日制在校生規模達到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人數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總數的5%,學院則是要求在校生規模在5000人以上),高等教育的發展確實很滯后、很緩慢。當地也早早意識到發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從近年來把湖北文理學院打造成綜合性大學,到2017年9月把襄陽市政府發文成立籌建湖北交通大學的工作領導小組,力求把襄陽發展的短板(高等教育)補齊,
畢竟推動襄陽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對于提升整個城市的文化、提升襄陽的綜合實力和經濟能力非常關鍵。在湖北省范圍內,除了武漢外,以大學命名的省屬高校有:荊州市的長江大學,黃石市的湖北師范大學,宜昌市的三峽大學,湖北省各市高校分布情況襄陽建設湖北交通大學以湖北文理學院為基礎,整合相關資源進行籌建。與交通兩字相關的院系只有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可見籌建工作任重道遠,
2、有湖北襄陽網民提出:武漢直轄,襄陽成為新省會,你怎么看?
武漢要是能直轄,湖北省的省會定在襄陽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問題并沒有這么簡單。武漢直轄的可能性非常小,武漢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特大城市國務院批準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超過1100萬,2019年生產總值16223.21億元。武漢市GDP占整個湖北省的35.6%,比重非常高,如果武漢直轄湖北省經濟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而且按照目前國家的政策而言,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多年未變,短期內不會新設直轄市。武漢如果直轄,襄陽將成為省會,湖北省除了武漢之外,那就是襄陽了,襄陽作為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地勢平坦開闊,工業基礎雄好,是省會的不二之選。湖北宜昌雖然GDP和向陽相差不多,但是作為一座旅游城市,宜昌地理環境不適合大規模發展湖北十堰有同樣的情況,
荊州,黃石的經濟實力與襄陽相差甚遠,不足以撐起湖北省省會的位置。當然,以上僅僅是個人觀點,而且本人也說的非常明白,武漢在短時期內不可能成為直轄市,所以就沒有必要去討論武漢直轄之后,湖北省內的哪一座城市能夠成為省會了?這樣討論的意義并不是很大,如果真正的有哪一天?武漢將成為直轄市,我相信會有眾多的專家學者進行調研,討論、論證哪一座城市會成為湖北省省會。
3、湖北襄陽的發展怎么樣?
我是襄陽微聞,我是從1992來襄陽讀書,畢業后一直工作在襄陽,見證了襄陽發展,可以說襄陽的發展突飛猛進,前景更好,這主要基于以下方面:一是襄陽重回交通杻紐中心地位。歷史上,襄陽就是南船北馬、七省通衢的交通要道,隨著去年漢十高鐵、鄭萬高鐵、浩吉鐵路開通,還有一大批在建鐵路、公路、水路、空路(飛機)項目,交通優勢明顯,尤其十字形高鐵網形成,帶動經濟后勁非常明顯。
二是襄陽工業發展后勁十足,一個龍頭、六大支柱”的產業格局已形成,一個龍頭即汽車產業,六大支柱分別是現代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醫藥化工和農產品深加工。目前,襄陽東西南北分布著高新開發區、深圳工業園、東津新區(經開區)、襄州開發區、航空航天工業園、樊城開發區、襄城開發區等工業發展平臺,聚集了大批企業,
據2019年GDP數據顯示,襄陽有著高達4812.84億元的GDP總量,排名全國大陸地區前46強。三是襄陽被國家確定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前年11月,國家頒布實施了《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襄陽鞏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襄陽先后吸引華僑城、京東、寶武集團等一大批企業來襄投資,吸引北航、武漢理工大、華中農大等大學來襄設立校區或研究院,可見襄陽發展潛力的魅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