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很好的占領荊州機會,劉備在荊州這么多年,結交豪杰,很多荊州人都對劉備很服氣,他具備占領荊州的民心基礎。劉表就是占據荊州的地方軍閥,荊州就是劉表的地盤,劉表死后自然傳給劉表的兒子,荊州在東漢末年的很長時間被劉表占據,但是荊州在208年后的很長時間被孫權、劉備、曹操三人分別占領。
1、劉表死后,劉備為何不帶領荊州繼續抗曹?
謝邀。在諸葛亮的隆中對里面,跨有荊州、益州,是關鍵,只有同時占有這兩個州,才能實現兩路出兵、光復漢室的戰略構想。當初諸葛亮在草廬之中提出三分天下的戰略時,劉備還是一個蝸居新野小縣城的窮小子,他想要獲得荊州,是需要一些機遇的,《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曹公南征表,會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請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
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這是一次很好的占領荊州機會,劉備在荊州這么多年,結交豪杰,很多荊州人都對劉備很服氣,他具備占領荊州的民心基礎。但是劉備不忍心這么做,可能是感念劉表的舊情,所以不想對劉表的兒子刀兵相見,劉備無疑是一代雄主,但是他做不到那么的冷血。他寧肯把荊州丟給曹操,然后再從曹操手里搶回來,也不愿意直接在劉琮手里奪,
2、東漢末年,荊州本是劉表父子所居,為何卻成了東吳的了,劉備借荊州從何說來?
荊州在東漢末年的很長時間被劉表占據,但是荊州在208年后的很長時間被孫權、劉備、曹操三人分別占領。(完整的荊州是很大的,戰略地位很重要)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中央政府名存實亡,地方軍閥崛起,劉表就是占據荊州的地方軍閥,荊州就是劉表的地盤,劉表死后自然傳給劉表的兒子。但是208年,曹操南下荊州,劉表“及時”病死,
劉表的小兒子劉琮率領部下投靠曹操,劉表的大兒子劉琦跟隨劉備抗曹。注意,劉琮才是劉表真正的繼承人,因此可以說荊州已經被曹操奪下了,但是孫權和劉備聯手,狠狠打擊了曹操的勢力,因此,荊州一分為三——曹操、劉備、孫權各占一部分。1、曹操占據荊州北部南陽郡(張繡歸附后獲得,赤壁之戰前的事情)和襄陽(屬于南郡),
2、孫權得到半個江夏郡和江陵(半個南郡)。3、劉備得到半個江夏郡和其他南郡(襄陽、江陵以外的部分),以及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赤壁之戰后荊州的勢力分布圖劉備沒有借整個荊州,其實只是向孫權借江陵——江陵在赤壁之戰后被周瑜打下來,戰略地位相當重要。因此,劉備借荊州的說法不準確,準確來說只是借江陵(襄陽在曹操手上,這個無法借,也很難打下來),
3、赤壁大戰后劉備得到荊州,劉表兒子劉琦是否死于劉備之手?
這個問題從史料上來說,并未有任何資料提到劉備直接或者間接害死劉琦,甚至連傳言也沒有,主要就是因為劉琦的死對劉備弊大于利。在赤壁之戰以后,劉琦是劉備爭奪荊州最好的借口,劉琦是劉表的嫡出的長子,按照當時的宗法,繼承權力最高,雖然最后劉表將位子傳給了次子劉琮。但是劉琮投降曹操以后,劉琦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招牌了,
所以劉備表劉琦為荊州刺史,然后順理成章攻取荊南四郡。而且劉琦因為一直不得劉表喜歡,又被蔡氏一族壓制,因此在荊州集團里沒有多少親信,只能偏居江夏自保,而劉備久居荊州,又以仁義聞名,在荊州一帶極有人望,早在劉琮剛投降曹操時,劉備率部經過襄陽時,“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所以劉備也根本不怕劉琦玩什么花樣,自然沒必要去害死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