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旦春節肉鵝價格零售10元/斤——11元/斤左右,今年到目前為止,還是這個價沒有上漲,這說明,豬肉價格上漲,并沒有帶動肉鵝價格上漲。肉鵝沒有豬肉“替代效應”,代替不了豬肉,肉鵝市場在立冬之后,平時市場是見不到鵝的,肉鵝價格常年較穩定,漲幅跌幅都不大,也沒有旺季、淡季之分。
1、農村養鵝怎么樣?利潤可以嗎?
這個話題好,養鵝如今是個冷門,農村養殖最常見的就是豬,牛,羊其中養豬因為周期短最受養殖戶喜歡,但也是這一原因導致市場“豬周期”的難以捉摸,另外牛羊因為周期長再加上投資大那一形成規模,所以養殖量受到限制,如今餐桌上雞鴨魚肉常見,但是另一個值得投資的養孩子項目確實被大多數養殖戶忽視,那就是養鵝,大鵝如今市場銷售火爆。
餐飲業一道美食叫鐵鍋燉大鵝,其中的美味相信大多數朋友都嘗過,木柴鐵鍋燉出的鵝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非常有嚼勁,湯更是好喝,鵝肉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既解饞還能進補,尤其適合冬天享用,同時鵝蛋帶來的附加值同樣高,在傳統養殖業受到沖擊的時候,養鵝會是一個不錯的冷門。對于農村來說有著天然牧場,大鵝主要吃青草,只需要適當喂養一些糧食,成本投資的話要比養豬少,還好管理,利用荒山就可以,必要的圍欄要做好,即保證鵝不亂跑導致損失,同樣還能防止天敵的襲擾,
如果是單從成本算的話,一只鵝前期投資不到十元,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鵝的養殖周期要長一點,一般在8到10個月之間,就看喂養的精心與否了,出欄的價格一般會維持在10元以上,這一點要比養豬價格好,一直成年的大鵝體重在10斤左右,刨出成本利潤最少一半可以說利潤非常可觀,值得大家嘗試。農村現在的養殖業面臨轉折點,想要更好的跟上市場腳步,就要與時俱進改變養殖模式,同時利用、地理優勢整合資源才能事半功倍,尤其是如今的綠色散養最受市場歡迎,而且還不用擔心價格問題,終于發現如今養鵝是個好商機,如今農村特色養殖屬它好,養殖簡單收益高,從市場行前看怕是養豬人要羨慕死了,
2、鵝和鵝蛋的銷路如何?
我是@我和我的小農莊,與鵝打交道整整16年了,養過商品鵝,也養過下蛋的種鵝,說起鵝和鵝蛋的銷路問題,就把我這16年的親身經歷聊給大家聽聽吧,也許會給您一些啟發吧。先說說鵝的銷售問題鵝的銷售分為商品鵝和老鵝,商品鵝一般是養到75天左右就上市出售的小鵝,老鵝一般就是下過蛋出售的種公鵝和種母鵝,商品鵝的生長周期短,上市量比較大,大概是老鵝的30-40倍,因為一只種母鵝考慮到品種因素,有的鵝產蛋量高,而有的鵝產蛋量低,再加上種公鵝的配比、鵝蛋授精率、孵化率、成活率等因素,每年上市的商品鵝最多也就是老鵝的30-40倍,
就這個數字而言,每年的養殖量并不算大。據有人測算,2018年全國的鵝出欄量在6億只左右,僅一個廣東省每年就要消耗掉7000萬只以上,廣西大概也要在7000萬只左右,上海每年在2000萬只以上,而香港的用量更是驚人,每天就需要10萬只,僅這幾個地方就消耗掉了2億多只,我國鵝的總需求量每年大約需要9億只左右,從目前的生產量來看,大約缺口為2-3億只。
這是我國的鵝的總需求的一個大致的情況,就每個養鵝個體來說,這些年鵝的銷售總體來講還沒有出現過像其他禽類一樣大量滯銷的情況,無非就是每年的6、7兩個月趨勢性落價的現象,其余的月份整體還是不錯的,每只商品鵝的利潤空間在5-20元之間不等,當然價格也有超區間的現象,比如今年的廣東一帶,馬崗鵝和獅頭鵝的價格是非常高的,每只鵝的利潤額也超出了這個區間,
而在6、7月份的時候,有可能會虧損,就拿今年來說,中原地區鵝價最低的時候5.5元/斤,每只鵝還要虧損大概5元左右。但總體來講,在銷售方面還是比較順暢的,只是價格方面的問題,不像有的農副產品品種,價格再低也沒人要,再來說說鵝蛋的銷售問題鵝蛋的用途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種蛋孵化小鵝苗用,這個也是主要的用途,另外一個就是食用,而食用只是很小的一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