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鄭州的天可以說是很折磨人了這兩天的鄭州,是高溫和暴雨的“二人轉”,熱得你渾身發燙,淋得他身心透涼,在等雨的白天出門兒既是“清蒸 紅燒”。這樣的蒸煮模式還在繼續,鄭州的小伙伴們挺住,一心即滎陽城區作為滎陽市域范圍內的中心城市,是市域發展的主中心。
1、最近鄭州天氣怎么樣?
最近鄭州的天可以說是很折磨人了這兩天的鄭州,是高溫和暴雨的“二人轉”,熱得你渾身發燙,淋得他身心透涼,在等雨的白天出門兒既是“清蒸 紅燒”。缺少了冷空氣的參與,降水沒有雨露均沾,降溫也并不明顯,即使是雨天,最高溫度還在30°以上,簡直和蒸籠沒有區別!小編懷疑自己是不是生活在假鄭州,怎么跟南方的梅雨季節一個感受?累覺不愛啊!然而,這樣的蒸煮模式還在繼續,鄭州的小伙伴們挺住!(編輯DCX)。
2、滎陽和新鄭發展前景怎么樣?
一個位于鄭西,一個位于鄭南,究竟哪個發展更好?根據《新鄭市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5)》,緊密結合鄭州主城區的南向發展趨勢和航空港區的西向發展趨勢,以“中心帶動、廊帶貫穿”為策略,新鄭市域將形成“兩主四副,三片五帶”的城鄉空間結構,“兩主”為中心城區、龍湖;“四副”為薛店、辛店、郭店、孟莊,“三片”為北部臨鄭組團、南部臨港組團、中部生態組團;“五帶”為沿鄭新公路、京港澳高速、321省道-102省道、323省道和107國道連接線形成三橫兩縱的交叉城鎮發展帶。
目前,新鄭市的龍湖和孟莊區域已經可以依托地鐵2號線組織短程公共交通;規劃中的地鐵還有地鐵7、16、18號線,交通方面規劃清晰,便于出行,在產業方面,中心城區形成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特色,龍湖形成科教、商貿、生產服務特色,產業類型比較多樣。綜合來看,新鄭市依托龐大的交通運輸體系,在發展物流業和居民日常出行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生態方面依托辛店森林山地生態區、雙洎河與黃水河流域生態區、十七里河與十八里河生態區和大棗果林生態區四大區域,能夠有效改善居住環境。根據《滎陽市城鄉總體規劃(2018-2035年)》,規劃打造滎陽市“一心、三點、五軸、五區”的網絡化城鎮發展格局,一心即滎陽城區作為滎陽市域范圍內的中心城市,是市域發展的主中心。
三點:廣武、高山和賈峪三個新市鎮,是市域發展的次中心,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支點,五軸即包括金水大道、S229、滎澤大道和滎新路、大河路—S312、新G310、S233。當地交通主要以鐵路、高速公路、干線公路、城際軌道交通為骨架,目前,滎陽市的地鐵線路規劃6、8、10、21號線,與鄭州主城區互聯互通。在產業方面規劃依托新材料、先進制造業和健康產業基地,其中滎陽西南部規劃旅游業類小鎮,依托當地的山水資源,形成獨特生態環境,
在《滎陽市綠地系統專項規劃(2018-2035)》中,按照規劃,到2020年,滎陽的公園綠地總面積將達到619.2公頃,折合約9288畝;到2035年,公園綠地總面積將達到1237.9公頃,折合約18568.5畝。因此,未來滎陽將在生態建設及旅游業方面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綜合來看,新鄭發展的主導方向是交通及物流業,目前住宅項目布局已經比較豐富,生活配套更加完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