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對尖子生的輔導不同于常規課堂教學。四、要科學應對尖子生的訓練、考測,培養學生中的“尖子”,先要找到“尖子生”,二、對尖子生要多關心,尤其是心理方面,一、對尖子生的輔導,教師就應該注意從細節入手,激活尖子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1、怎么培養尖子生?
培養學生中的“尖子”,先要找到“尖子生”。一般的方法就是通過考試,從分數高的學生里面挑選,為了使挑選比較靠譜,命題時要優先設置試題的區分度(比較大);有時還要組織多次考試。一般來說,通過考試挑選出來的學生基礎相對比較好,培養過程中能省許多事,接著,就是訓練的事兒了。如果時間允許,訓練過程中先搞一些思維方法練習,如:推理,歸因,窮舉,等等,
一般的訓練內容就是超前學習,加大作業練習量,拔高練習難度。超前學習不用說就是盡快完成課本學習內容,舉例來說,小學五年級就學完整個小學內容,并開始學習初中內容;高一就學完整個高中內容,然后加深加寬。奧數競賽班的學生一個暑假就學完整個高中數學內容是必須的,加大練習量,比普通學生要完成多得多的作業習題。一般學生只需要完成課本習題和一套課后補充習題,而尖子生訓練習題起碼要多一套,
此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自編練習題。而自編習題量往往超過普通練習題的幾倍,拔高習題難度。一般不要求普通學生掌握的超綱超編內容,只要在學習過程中牽涉到的就要深究到底,比如:初中化學講的“氧化還原反應”很簡單,在初中課程標準中對此學習要求也不高,只需要從得氧、失氧角度了解就可以了。而對尖子生來說不僅要完全理解初中的概念,還要追到高中,從化合價變化、得失電子角度,理解復雜得多的“氧化還原反應”定義,
2、高三尖子生課堂上偷看金庸小說,如果您是任課教師,將怎樣處理?
我上學的時候不是什么尖子生,高考的時候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考上重點大學,高二的時候我選擇了文科,因為我數理化一塌糊涂,每次熬夜到天亮也搞不懂數理化的各種公式,史地政多花些時間還有一些希望!高三的第二學期啊,每次上數學課我都偷偷的看歷史書,數學老師也不管我,我的數學成績穩定的保持在60分上下,偶爾上了90分數學老師都大跌眼鏡!現在我與我的數學老師同住一棟樓房,遛彎兒的時候經常一起聊天,對于當年的事情我們始終都是心照不宣!上了大學以后啊,每次考試前的兩周時間,同宿舍的兄弟們忙的不亦樂乎,我在宿舍里呼呼大睡!因為考試本身沒有壓力啊,60分萬歲嘛,平時的功夫用到了,總比臨時抱佛腳好吧!您問題中提到的尖子生,想必是萬眾期待、萬眾矚目的“衛星級”選手,學校的聲譽,教師的成績,家長的期待都放在這個孩子的肩上了,他的壓力大不大?校長、老師、家長要給這樣的孩子減壓,怎么減壓?就是要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這樣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當然了,大家還擔心這樣的孩子在課堂上看小說,其他的同學會效仿!其他的孩子可以效仿啊,先把成績搞上來,你們在課堂上干什么都可以啊!組織一次考試,一個月的準備時間,誰的成績比“尖子生”的成績好誰就可以“為所欲為”!孩子嘛,需要鼓勵也需要刺激!大戰之前主帥不能慌!。
3、作為一名老師,如何培養尖子生?
尖子生即使天生是塊“美玉”,也同樣需要教師的精益求精、精雕細琢才能成器,人與人不同,學科與學科不同,教師與教師不同既然有著這么多的不同,那學生就可能有著不同的境遇、收獲。但是,九九歸一,得高分、奔名牌才是真理,為了有效地做好尖子生培養工作,現作如下交流,以期收到拋磚引玉之效。一般情況下,學生要想在短時期大幅提高成績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只要各科都能從多得1分入手,總成績就會有一定的進步,
一、對尖子生的輔導,教師就應該注意從細節入手。1、指導學生解決如何多做對一道題、多拿一分,力爭記憶題目不丟分的問題,同時,引導學生不斷尋求新的分數增長點,引導學生杜絕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弊端,2、強化學生的審題訓練,增強其題感能力,引導學生會讀題、能審題,能看見、能看懂每一句話、每一處提示(可做簡單的勾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