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可以帶走的土特產
酸湯魚——用淘米水在壇子里發酵后,用火煮開,加少量辣、姜、鹽、西紅柿等,將活魚取出苦膽后放進火鍋煮熟,味道鮮美、可口、健胃,是當今南方北方人都贊賞的苗族名菜之一,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凱里紅酸湯”正式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09年在評選全國特色火鍋底料時,凱里紅酸湯被中國食品協會認定為貴州特色,與內蒙古的涮羊肉火鍋底料和重慶火鍋底料被列為全國三大特色火鍋底料。
雞稀飯——將雞打整干凈后,用清水煮半熟時,放半斤或一斤米與雞同燉,熟后取雞切成塊粘辣吃特別香。雞稀飯特別可口,是苗族名菜之一。
腌菜——腌菜制作,將青菜洗凈曬干,切細,用糯米飯和少量鹽拌勻,放于壇子內加蓋,數月開蓋味鮮可口,將腌菜與螺、魚肉等同煮,味道更鮮。
狗肉湯鍋——將狗殺死后,用稻草包裹著狗燒掉毛,剖開狗腹取出、腸雜清洗干凈,與狗肉一起放鐵鍋里煮熟,放佐料。狗肉味鮮皮脆,湯特別香,是接待賓朋的名菜之一。
螺絲魚——將田螺與鯉魚一起煮,按照酸湯做法一樣烹調,也是苗族的一道名菜。
郭氏牛肉干——歷史悠久,主要以鮮黃牛肉配以米酒、蜜糖和20多種品味不同中藥精制而成,具有甜、咸、麻、辣等品味,純香開胃健胃。舊州郭氏牛肉干曾定為航空食品,遠銷省內外。
黃平豆腐干——歷史悠久,清朝時就很有名氣。用本地黃豆為原料制成豆腐,然后再經過浸泡、烘烤而成。曾有“蟹黃脂白軟嫩香,酒市呼朋細品嘗”的詩句贊美。
米酒——用大米或稻谷釀制,酒精度一般只有20度左右,平時自家釀成后裝入壇內,節日賓客來至,用于接待佳賓貴客,客醉主人歡。
茶葉----黃平產茶歷史悠久。明清兩代,浪洞云霧茶、舊州回龍寺茶、馬場茶葉,曾作為貢品。現東坡的飛云茶也名揚省內外。
2. 四川土特產有哪些可帶走
衡陽特產很多,祁東的黃花菜。
常寧的山茶油,衡陽南岳的豆腐乳,金甲嶺的雞羅卜。
演陂橋的耦干子,臺源寺的柚子,杉橋,高真寺的蓮子,渣江三湖町的假羊肉。
衡陽界牌泥山上的白瓷泥。
還有春天來了,田間地頭挖蒲公英,魚腥草,紫蘇,香椿,還有竹筍,冬筍,小筍。
3. 成都可以帶走的土特產
1、陽澄湖大閘蟹陽澄湖的大閘蟹可算是昆山特色,有很多名人為吃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而特地到昆山一游。當地人有種說法,農歷九月吃雌蟹為最好,而在十月吃雄蟹則最好。
2、襪底酥“襪底酥”據說是錦溪人根據宋孝宗時宮庭茶點仿制而成的,在江南一帶一直是人們爭相口嘗的傳統茶點。
3、石浦羊肉昆山“北有巴城大閘蟹,南有石浦全羊宴”,石浦羊肉在昆山、上海周邊已經聲名鵲起,“石浦羊肉賽人參”,石浦全羊宴的冷盤有羊肚、羊肝、羊心、羊眼、羊耳、羊舌、羊鞭、羊雜碎、白切羊肉等組成,其中白切羊肉是石浦羊肉中的經典招牌菜,不加任何佐料燒制而成的白切羊肉。
4、滿臺飛“滿臺飛”俗稱“水晶蝦”,為淡水蝦,身體長形,外披甲殼,活體呈現青綠色,帶有棕色斑點,薄而透明,故名。蝦的頭部有長短一角各一對,有密排的細足,把它投入盆中,會向臺面四面八方跳躍,故被人們稱作“滿臺飛”。
5、醬汁肉“醬汁肉”是錦溪的名菜。它的烹制,由來已久。最初是家常菜肴,以后才延入正規筵席。
6、三味圓三味圓,俗稱湯面筋,用水面筋作皮,餡芯以雞脯肉、鮮蝦仁、豬腿肉加蔥、姜、黃酒等調料剁細精制而成,在雞湯內煮熟,皮薄餡嫩。晶瑩別透,集點心、菜肴、鮮湯為一盆。
4. 四川可以帶走的土特產品
阜新八大特產:
1、瑪瑙制品系列;
2、錦麟牌麥飯石系列產品;
3、娜仁光牌沙棘油系列產品;
4、新綠絲面;
5、三溝老窖酒;
6、梅雪啤酒;
7、紅袍杏;
8、龍盛牌東北大酸菜。
5. 四川能帶走的特產
1、蒙山茶:蒙山茶,四川省雅安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蒙山茶”種植始于西漢,具有2000多年的種茶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素有“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的美譽。
2、石棉枇杷:石棉枇杷,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石棉枇杷成熟期晚,果實大,呈圓形或卵圓形,果皮橙黃色,果粉多,果繡少,皮薄,極易剝皮。果肉厚、橙紅色,汁多、細嫩、味濃甜,可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