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四川 > 成都市 > 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怎樣計算個人所得稅

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怎樣計算個人所得稅

來源:整理 時間:2022-09-15 23:31:12 編輯:成都本地生活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怎樣計算個人所得稅

4350的應交稅金=(4350-2000)*15%-125=227.50 4500的應交稅金=(4500-2000)*15%-125=250.00 應繳稅金=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三險一金<個人承擔部分>)-2000 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20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一 不超過500元 5 0 二 超過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過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過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過100000元 45 15375
(4350-2000)*15%-125=227.50 (4500-2000)*15%-125=250.00

怎樣計算個人所得稅

2,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個人所得稅是分類計算,主要分為11類,各項計算方法不同,不合并計稅 其中工資薪金較復雜,采用超額累進,比如:月工資收入10000元 分成四個等級 3500(3500以下免稅),只對超過部份征稅(1500)3500-5000、(4500)5000-9500、(500)9500-10000元 基本計算公式1500*0.3+4500*10%+500*20%快速計算方法:(10000-3500)*20%-555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3,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個人所得稅有很多種類型,如工薪所得,偶然所得,不知你是想了解哪一類。如果是工薪所得,是按如下方法計算的:工薪所得的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其中 應納稅所得=工薪收入-(個人社保繳費+公積金繳費)扣除標準為中國公民2000元,外籍4800元。詳細內容請參看9米博客 b.9mi.me
應交稅金=(68532-3500)*35%-5555=17206.20元。 個稅計算公式,應交個稅=(當月薪資收入-<由個人承擔的三險一金>-350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附:新的個稅稅率表 (從2011年9月1日起實行)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 稅率為3% 0 2、超過1500元至4500元 稅率為10% 105 3、超過4500元至9000元 稅率為20% 555 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稅率為25% 1005 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稅率為30% 2755 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稅率為35% 5555 7、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元 稅率為45% 13505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4,計算個人所得稅

#include <stdio.h>void main ( ) float m,t; printf("Input\n"); scanf("%f",&m); if(m<=1600) t=0; if(1600<m&&m<=3000) t=(m-1600)*0.1; if(3000<m&&m<=4200) t=(3000-1600)*0.1+(m-3000)*0.15; if(4200<m&&m<=10000) t=(3000-1600)*0.1+(4200-3000)*0.15+(m-4200)*0.2; if(m>10000) t=(3000-1600)*0.1+(4200-3000)*0.15+(10000-4200)*0.2+(m-10000)*0.3; printf("Output\n%.2f\n",t);}
10000/(1-20%)=12500元,含稅收入為12500元這個計算比較簡單,未考慮累進稅率哈哈! 樓上這兩們真敢做。 人家說的是“稅后”收入是10000元。 答案是: 10000/[1-(1-20%)×20%]=11904.76元說我們敢做,你就保證你的對?你的計算方法是按照復稅制,即稅后收入也按照20%的所得起征稅,就是說你的稅前收入提交稅是你稅后收入的20%。但中國個稅不是如此計算的。你去看計稅的依據時,正算反算,看有沒哪個用你的方法的?
最新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一、2000一下是不用交稅的,二、薪資總額-2000小于500的,稅率為5%,計算公式為:超出部分*5%三、薪資總額-2000大于500小于20000的,稅率為10%,速扣稅數為25,計算公式為:超出部分*10%-25四、薪資總額-2000大于2001小于5000的,稅率為15%,速扣稅數為125,計算公式為:超出部分*15%-125五、薪資總額-2000大于5001小于20000的,稅率為20%,速扣稅數為375,計算公式為:超出部分*20%-375六、薪資總額-2000大于20001小于40000的,稅率為25%,速扣稅數為1375,計算公式為:超出部分*25%-1375

5,個人所得稅是怎么算的

市場價乘以百分之20,但你買飲料中個IPAD是真的嗎?希望你認真對待
買飲料中了個ipad 是屬于偶然所得,按照ipad 的價值征收20%的個人所得稅。
偶然所得交20%的個人所得稅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扣除標準(2000元))*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不超過500元的,稅率5%,速算扣除數為0;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5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稅率15 %,速算扣除數為125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稅率20 %,速算扣除數為37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稅率25%,速算扣除數為1375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為3375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35%,速算扣除數為6375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為10375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5%,速算扣除數為153754500(月收入)-2000(扣除標準)=2500(應納稅所得額)   2500(應納稅所得額)*15%(適用稅率)-125(速算扣除數)=250元 (應納個人所得稅)5500(月收入)—2000(扣除標準)=3500(應納稅所得額) 3500(應納稅所得額)*15%(適用稅率)—125(速算扣除數)=400元(應納個人所得稅)如果4500及5500內有五險一金可以扣除個人繳納的那部分后再計算個稅。 給個滿意吧
個人所得稅=收入*(1-20%)*20%*(1-30%)
凡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均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 征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起征點2000元),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2000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表 級數 應納稅所得額(含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一 不超過500元 5 0 二 超過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過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過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過100000元 45 15375

6,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 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 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對個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后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勞務報酬所得,屬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于同一項目連續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的適用稅率表參見表2-4。 表2-4: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稅率表 級數 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2萬元的 20 0 2 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 30 2 000 3 超過5萬元的部分 40 7 000 勞務報酬應納稅額(4 000元以內)=(勞務報酬-800)×20% 勞務報酬應納稅額(超過4 000元)=勞務報酬 ×(1-20%)×稅率-速算扣除數工資、薪金所得是屬于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即在機關、團體、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中任職、受雇而得到的報酬;勞務報酬所得則是個人獨立從事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取得的報酬。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存在雇傭與被雇傭關系,后者則不存在這種關系。稿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 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 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 稿酬應納稅額(4 000元以下)=(稿酬所得-800)×20%×(1-30%) 稿酬應納稅額(4 000元以上)=稿酬所得×(1-20%)×20%×(1-30%)所以張教授的個人繳納的所得稅應該是:0+(3000-800)*20%*+6000*(1-20%)*20%=440+960=1400元。按照計算方法算出是這個樣子,不正確的麻煩指正。同時感謝隊友們給我的幫助。
個稅起征點是3500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扣除標準:個稅按3500元/月起征標準算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6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6000—3500)×10%—105=145(元)。調整后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一 不超過1500元 3 0二 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 105三 超過4500元至9000元 20 555四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五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六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七 超過80000元 45 13505
月工資總額外-2000(扣除基數)-住房公積金個人繳納部分-養老金個人繳納部分=x 再套上稅率就是了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過500元的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看平時發的工資基數如何了,如果是年薪制在扣除月發工資后,作為年終獎發放,月工資一樣計算 年終獎個稅=年終獎/12=x 套上以上等及稅率計算 比如年終發放3萬獎金 30000/12=2500應適用15%的稅率 個稅=30000*15%-125=4375元

7,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法》規定,應納個人所得稅的項目有十一項內容之多,不同項目的計算方法不同,想全部作出介紹可以成一本書了。這里選擇第一項內容,工資、薪金項目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作個介紹。 要想正確快速計算工資、薪金項目應交的個人所得稅額,首先要理解以下幾個要點:1、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2、對稅率一的運用;3、對速算基本公式的運用。 先介紹 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計算:以每月收入額減去法定扣除費用3500元(稅法第六條)和政策允許扣除的項目,如個人從工資中扣交應由本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以下簡稱“三險一金”)。對個人繳納的“三險一金”的合理部分,也應該須計算個人所得稅時扣除(參見財稅【2006】10號)。扣除后有余額,才是應該繳稅的依據,既應納稅所得額。 其次要理解稅法中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的各段應納稅所得額的對應稅率。 舉例:假設某員工本月的工資收入12000元,在工資中個人繳納的(三險一金)為3000元。那么該月全月應納稅所得額=12000-3500(法定扣除)-3000(政策允許扣除)=5500 然后將全月應納稅所得額5500元,對照稅率表進行分段,分成按3%稅率計算應交個稅的部分1500元,按10%稅率計算計算應交個稅的部分3000元(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余下1000元為按稅率20%計算應交個稅的部分。將三部分計算的結果相加,就是應該繳納的稅額。 1500×3%+3000×10%+1000×20%=45+300+200=545 第三步:對速算基本公式的運用 在實務工作中,分段的計算方法比較麻煩。為簡化計算,采用速算扣除數方法。國家稅務總局下發的2011年第46號公告中,列出了帶有速算扣除數的稅率表。 基本公式:應納個人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如上例通過查表,全月應納稅所得額5500元,通過查表得知,適用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為555。那么運用其基本公式應納個人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5500×20%-555=545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個稅免征額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扣除標準: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500)×3%—0=45(元)。 [1]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準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標準  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本月收入總額-個人所得稅起征額-五險一金)×稅率-速算扣除數級數 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扣除數1 0 3% 02 1500 10% 1053 4500 20% 5554 9000 25% 10055 35000 30% 27556 55000 35% 55057 80000 45% 13505算出上面公式里的金額,在表中“含稅級距”中的哪一級,再乘以相應的“稅率”,減相應的“速算扣除數”。(注:現在的起征額是3500)
工資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3500 元。公式,應交個人所得稅=(工資 - 起征點)× 對應稅率3% - 速算扣除數(0)以后都有一個表 交“個人所得稅超額累進稅率表” 表里說明了上面公式的幾點要素 一算就出來比如說按照新的個稅計算方法 4500元工資算:應交個稅=(4500-3500) x3%-0=30元

8,個人所得稅具體怎樣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當月工資+獎金-醫保/社保/住房公積金/獨生子女費等-1600  納稅額=每月應繳稅所得*該級別稅率-速算扣除數  起征點:〉1600元人民幣  個稅采取的是超額累進稅率,由于計算較為復雜,由計算研究后得出了每級別的速算扣除數,最大程度簡便了計算,同時確保公平。  如:甲每月工資合計為2100,2100-1600=500,屬于繳稅額中“不超過500元的部分”,稅率為5%,速算扣除數為0元。則甲的應繳稅額為:(2100-1600)*5%-0=25元  乙每月工資合計為2110,2110-1600=500,屬于繳稅額中“超過500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25。則乙的應繳稅額為:(2110-1800)*10%-25=26元  附:工資薪金所得的適用5%—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表:  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 不超過500元的部分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個人所得稅 什么是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征收范圍: 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其他所得。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征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個稅起征點原來是1600,現在是2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應繳稅金=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三險一金)-2000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五險一金-繳稅 扣除標準:2008年3月份起,個稅按20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年終獎繳納個稅計算公式 (1)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且獲取獎金當月個人的工資所得高于(或等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 計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獎金總額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對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對應的速算扣除數,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計算公式為: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個人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分別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2)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且獲取獎金當月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定的 費用扣除額的。 計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獎金減去“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后的余額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對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對應的速算扣除數,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計算公式為: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個人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由于上述計算納稅方法是一種優惠辦法,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人,該計算納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對于全年考核,分次發放獎金的,該辦法也只能采用一次。 個體工商戶,如果是經營增值稅范圍的商品,則主營稅種為增值稅,然后是個人所得稅。這兩者均不定額征收(一般情況下如此),如果建帳建制了,有可能 實行查帳征收。 個人獨資企業,經營范圍如果是屬于增值稅范圍的,主體稅種仍然是增值稅。個人獨資企業依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不繳納企業所得稅,只依照《個人所得稅法》繳納個人所得稅;企業一般情況下是建帳的,則,依照查帳征收,如果建帳不全,則會實行定額核定征收。 一、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含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一 不超過5,000元的 5 0 二 超過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10 250 三 超過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1,250 四 超過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4,250 五 超過50,000元的部分 35 6,750 二、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20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一 不超過500元 5 0 二 超過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過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過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過100000元 45 15375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必要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級數 應納稅所得額(含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一 不超過20,000元的 20 0 二 超過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三 超過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解析:國家規定,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征收。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個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對個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至50000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后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0000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捐贈的部分,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從應納稅所得中扣除。 對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義務人和在中國境內有住所而在中國境外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義務人,可以根據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匯率變化情況確定附加減除費用,附加減除費用適用的范圍和標準由國務院規定。
個人工資薪金所得納稅籌劃技巧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它要按照九級累進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越高,要納的稅也就越多。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如何有效進行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自然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具體技巧有很多,在此筆者向大家披露幾種通用的技巧: 一、提高公共福利支出,間接增加職工收入 可以采用非貨幣支付辦法,提高職工公共福利支出,例如免費為職工提供宿舍(公寓);免費提供交通便利;提供職工免費用餐;等等。企業替員工個人支付這些支出,企業可以把這些支出作為費用減少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個人在實際工資水平未下降的情況下,減少了應由個人負擔的稅款,可謂一舉兩得。 二、工資分攤方法 特定行業(指采掘業、遠洋運輸業、遠洋捕撈業以及財政部確定的其他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可以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因此,這些行業的納稅人可以利用這項政策使其稅負合理化。其他行業納稅人遇到每月工資變化幅度較大的情況時,也就可以借鑒該項政策的做法。 三、實行雙薪制 個人取得的“雙薪”,根據國稅函[2002]629號文件的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其他單位在實行“雙薪制”(指按國家規定,單位為其雇員多發1個月的工資)后,個人因此而取得的“雙薪”應該單獨作為1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對“雙薪”所得原則上不再扣除必要費用,全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按適用稅率計算納稅,但是如果納稅人取得“雙薪”當月的工薪所得不足800元的,應該以“雙薪”所得與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合并減除800元后的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例如,廣東信達利公司稅務總監2003年12月獲得工資所得5000元。因該年納稅管理和納稅籌劃工作取得較大成效,公司當月擬發放年終獎25000元給他。為合法節稅,該公司采取將年終獎中5000元作為“雙薪”,其余20000元作為獎金。 (1)納稅籌劃前 ①工資應納個人所得稅=(5000-800)×15%-125=505(元); ②年終獎應納個人所得稅=25000×25%-1375=4875(元); 合計應納個人所得稅=505+4875=5380(元)。 (2)納稅籌劃后 ①工資應納個人所得稅=(5000-800)×15%-125=505(元); ②“雙薪”應納個人所得稅=5000×15%-125=625(元); ③年終獎應納個人所得稅=20000×20%-375=3625(元); 合計應納個人所得稅=505+625+3625=4755(元)。 以上兩方案比較,后者比前者少納個人所得稅625元(5380-4755)。 四、獎金均衡發放方法 獎金屬于工資的范疇,應該按工資所適用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由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但是企業是按月份發放獎金,還是按季度、半年或全年發放獎金,在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上是不同的。根據國稅發[1996]206號文件,如果是按月發放獎金,應該將發放的獎金與當月的工資合并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是集中數月發放獎金,按稅法規定不能平均到每月與工資合并繳納個人所得稅,而應該單獨做一個月的工資處理。對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個人,其取得的數月獎金也是全額按適用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并且不再按居住天數進行劃分計算;如果無住所的個人在擔任境外企業職務的同時,兼任外國企業在華機構的職務,但是并不實際或不經常到華履行在華機構職務,對其一次取得的數月獎金中屬于全月未在華的月份獎金,依照勞務發生地原則,可不作為來源于中國境內的獎金收入計算納稅。可見,如果獎金所得一次性發放,由于其數額相對較大,將適用較高稅率。這時,如果采取分攤籌劃法,就可以節省不少稅款。 具體操作時,企業可以將獎金進行細化,拿出一些獎金按月發放,留一些獎金按季考核發放,最后再保留一部分獎金用于“拉差距”在年終發放。這樣,從總體上說,稅負就會獲得減輕。 例如,梁某應聘北京智董公司工作,該公司效益一貫較好,他每月工資為2000元,2003年12月公司為其發放年終獎36000元。 (1)不進行納稅籌劃: ①全年工資應納個人所得稅=[(2000-800)×10%-25]×12=1140(元); ②年終獎應納個人所得稅=36000×25%-1375=7625(元); 以上共計應納個人所得稅8765元(1140+7625)。 (2)若進行納稅籌劃,采取將年終獎改為每月預發的辦法,則: 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2000+3000-800)×15%-125]×12=6060元。 兩個方案相比較,后者比前者少納個人所得稅2705元(8765-6060)。 五、實行年薪制方法 對實行年薪制的企業經營者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可以實行按年計稅、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12-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12 以上公式說明,對年薪制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實際上是將經營者個人的全年收入總額按12個月平均分攤計算,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超額累進稅率帶來的高稅負。 參考資料:中國稅網
文章TAG: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如何如何計算計算

最近更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梅县| 京山县| 阜新市| 绍兴县| 黑水县| 普兰县| 苏尼特右旗| 中西区| 藁城市| 沧州市| 乌什县| 会宁县| 永胜县| 枝江市| 克山县| 琼中| 宝丰县| 湖北省| 盐城市| 隆子县| 紫金县| 广灵县| 泌阳县| 阳城县| 东山县| 萨嘎县| 清原| 新沂市| 丹江口市| 衡水市| 平山县| 北安市| 德州市| 灵台县| 保德县| 兴隆县| 武安市| 福海县| 错那县| 佛冈县| 通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