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被尊為“河南梅蘭芳”,1935年被尊為“豫劇皇后”,豫劇每個流派表演的都是同一首曲子,豫劇人聲明亮清晰(這些都是針對其他劇種的),六大名才中,陳素真年齡最大,從事豫劇最早成名豫劇大師,居中國六大名才豫劇之首,豫劇一直擅長唱歌,豫劇優秀劇目有抄紅和桃花庵。
語言本土化幾乎是所有戲曲的特點。豫劇人聲明亮清晰(這些都是針對其他劇種的)。更難能可貴的是劇情和表演,描寫了人的心理變化和感受。和京劇一樣,唱、讀、演都很到位,但是很平淡。豫劇每個流派表演的都是同一首曲子。豫劇優秀劇目有抄紅和桃花庵。抄紅對媒人心理的描寫非常真實,這是其他所有劇的西廂記所不及的。比如媒人陪鶯鶯去書院,被拒之門外。她每唱一首歌,就唱出她對盈盈私會的看法,對老太婆毀婚的看法。它描述了封建社會中產階級婦女的心理。
豫劇一直擅長唱歌。在劇情的關鍵點,有大尺度的唱腔,流暢,有節奏,口語化。一般吐字清晰,觀眾容易聽到,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豫劇的風格首先是充滿激情的陽剛之氣,善于表演感情力量很強的宏大場面;其次,富有地方特色,樸實通俗,自然貼近普通人的生活;再次,節奏清晰有力,矛盾沖突尖銳,故事有始有終,人物大有棱角。豫劇演出前期,舞臺設備非常簡陋,只需要一張葦席和一張箔片,舞臺上一張桌子兩把椅子就可以開始演出。
3、從事 豫劇最早且成名最早的 豫劇六大名旦,分別是誰?豫劇六大名旦: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珍君。六大名才中,陳素真年齡最大,從事豫劇最早成名豫劇大師,居中國六大名才豫劇之首,中國劇評人給了六位著名演員每人一個詞,直接體現了他們的特點:陳素真——美,常香玉——勁,崔蘭田——韻,馬金鳳——脆,閻立品——美,桑珍君——巧。梅花-陳素真是世界上第一代女演員,1934年被尊為“河南梅蘭芳”,1935年被尊為“豫劇皇后”。玫瑰——常香玉(1923-2004)以花木蘭為代表,臨摹《紅》、《斷橋》、《大祭樁》、《紅燈籠的故事》、《人們歡呼和騎馬》,有“愛國藝術家”的美譽。菊花——崔蘭田的劇作,如《打金枝》、《下辰州》、《八件衣服》、《白蓮花》、《桃花寺》、《繡花鞋》、《觀后感》、《桃矢》等,都是在世紀之初中期由中國唱片公司錄制發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