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中心阻尼器形狀不忍直視
建造設計大廈外形,內部加裝阻尼器,上海大廈的極限擺動應該是兩米并能抵御15級臺風。
2. 上海中心阻尼器高度
上海中心大廈高632米,是我國最高樓,世界第二高樓,僅次于迪拜的哈發利塔。
2017年竣工,從地下一層入口進入,坐直達電梯,每秒18米的速度,只需1分鐘,就可以登上118層的觀光廳。在上電梯之前,這里全世界高度前十名的高樓展示,以及世界高層建筑發展史,可以了解一下。還有一根沒有裝修的混凝土筑,是上海中心大廈384根基柱的一個。
登上觀光廳后,上面有一個紀念品商店。四周全是落地玻璃,可以看到東方明珠,環球金融中心都被踩在腳下。
如果買的是245元巔峰之旅的門票,在118層繼續檢票,坐電梯上到125層,可以看到這座大樓的鎮樓神器——重達1000噸的電渦流調諧質量阻尼器裝置,名為:上海慧眼。
阻尼器主要是防止強風對大樓的干擾,它與主體結構的共振,能消減大樓晃動。據介紹,一般達到8級大風才能在這里看到阻尼器擺動。所以多數人來參觀的時候,看到阻尼器都是靜止狀態。
上海中心每12至15層為一個分區,在一樓分別乘到不同分區的電梯,抵達每個分區后,在轉乘分區內部電梯抵達分區內個樓層。
每個分區大堂都是一個空中花園,所以大樓內的空間環境非常優美。在5區的朵云書店是很多人打卡的地方,在這里可以坐在落地窗前看著書,喝著飲料,欣賞浦東風光。
坐地鐵2號線到陸家嘴站下車,步行三四百米,就可以抵達上海中心大廈入口,售票處就在入口旁邊,上118層是每人180元,到125層是245元。可以微信或支付寶付款。拿著票在B1層安檢,檢票就可以坐電梯上去了。
3. 上海中心球形阻尼器
沒有全部安裝
為了減小大風帶來的搖動,超高層建筑物就不得不使用這個“定樓神球”,其名為風阻尼器,又叫調諧質量阻尼器。如在高樓林立的上海,裝有阻尼器的摩天大樓一共有兩家:上海中心大廈和環球金融中心。
簡單的說,摩天大樓都會在有風的情況下左右搖晃,低層感覺不太明顯,但是在高層的話就很明顯了,這個風阻尼器就是減輕摩天大樓產生的晃動,從而保證大樓的安全和人在里面的舒適度。
是不是高樓都要裝阻尼器?
既然阻尼器可以削減大樓晃動,是不是超高層建筑都要裝?專家表示,超高層抗風抗震主要依靠大樓結構和外形設計,需要“自身硬”。阻尼器的作用更像是“錦上添花”,一方面削減晃動,優化體驗、提高大樓品質;另一方面,增加結構的耐久性。根據我國相關規范,并沒有強制大樓安裝阻尼器。
世界上不少著名的超級高樓,都安裝了阻尼器,類型有些不同。例如,有的國家多地震,設計的阻尼器更多考慮抗震效果。上海多臺風,設計的阻尼器更多考慮抗風效果,所以也叫風阻尼器。
4. 上海中心 阻尼
大廈與大廈還不一樣,如果是超高層,擺動是很正常的; 高層的樓也會有擺動,只不過人感覺不是很明顯,比如臺北的101大廈,是世界上現在建成的最高的樓,它的里面有一個象鐘擺一下的大鐵球,就是用來抵消擺動的,起阻尼作用,使擺動減小;上海的環球貿易中心大廈是中國大陸第一高層,它在那個方孔下面就是阻尼器,有點象是秋千,也是抵消擺動的,只不過有些樓跟它們比起來不算高,擺動的幅度不大,所以人站在上面感覺不出來。 為了防止大風對樓體的破壞,所以現在超高層都做風洞試驗,用縮小比例的模型來檢驗一個樓的外形等受風影響的程度。
5. 上海中心阻尼器圖片
上海,作為我國的經濟中心,隨處可見的高樓大廈,來來往往的車水馬龍,夜以繼日的青年奮斗者,讓這座城市有了“魔都”的稱號,也被戲稱為“欲望之都”。而上海的第一高樓,它歷經10年的建設,耗資140億元,最終建成119層,總高632米。
這座高樓就是中心大廈,它不僅是上海的最高樓,同樣是中國最高,世界第二。同時由于它的樓層太高,許多人說站在樓的頂層時就感覺自己在蕩秋千。
上海中心大廈位于上海市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它的建立不僅體現了中國在建筑方面的實力,更是見證了上海的經濟實力。可以說完成這座樓的建設是非常不容易的。
首先,設計師們需要考慮這座樓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想出解決方案。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樓的建設也是一樣,地基穩了才能進行下一步。據了解,中心大廈在豎起鋼梁前,施工隊在主樓下方打了980根基樁,其深度可達86米,并且澆筑了60881立方米的混凝土進行加固,以此保證這座中國最高樓的安全系數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