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當時中國境內(除東北地區外)兵力分布如下:華北地區約30萬人,隸屬于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在北平,歷任司令為寺內久一將軍、杉山肇將軍、多田俊、將軍、下村丁將軍、玄波);華中約35萬人,隸屬第六軍(司令部在武漢,司令:岡部納三郎將軍);華東約34萬人,包括南京第6軍(軍長:中將石川二郎)、上海第13軍(軍長:中將松井太久郎),均隸屬陸軍航空兵部隊;駐臺部隊約17萬人,隸屬第十軍(軍長:安藤利吉將軍);(另1“關東軍”序列:本部在長春,司令官為直紀將軍,下轄第1、2、4、12師團,獨立混編為第1旅、第11旅等,上述中國、臺灣、越南駐軍日軍總兵力約119萬人,)中國日軍最高統帥是“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將軍,總部設在南京,這一時期的抗日戰爭日軍有近200萬人,援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有100多萬人/(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數約210萬),日軍130多萬人傷亡。
侵華日軍當時中國境內(除東北地區外)兵力分布如下:華北地區約30萬人,隸屬于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在北平,歷任司令為寺內久一將軍、杉山肇將軍、多田俊、將軍、下村丁將軍、玄波);華中約35萬人,隸屬第六軍(司令部在武漢,司令:岡部納三郎將軍);華東約34萬人,包括南京第6軍(軍長:中將石川二郎)、上海第13軍(軍長:中將松井太久郎),均隸屬陸軍航空兵部隊;駐臺部隊約17萬人,隸屬第十軍(軍長:安藤利吉將軍);(另1“關東軍”序列:本部在長春,司令官為直紀將軍,下轄第1、2、4、12師團,獨立混編為第1旅、第11旅等。)(另2:約3萬人駐扎在越南北部,隸屬38軍。)中國日軍最高統帥是“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將軍,總部設在南京。上述中國、臺灣、越南駐軍日軍總兵力約119萬人。
日軍侵華戰爭是在1931年。抗日戰爭: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全面戰爭。注: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挑起局部侵華戰爭。九一八事變是日本蓄意制造的侵華戰爭的開端。發動甲午戰爭后,日本從中國東北獲得了巨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并將中國東北視為自己的生命線。東北三省保安司令張學良在東北改旗易幟,宣布服從南京國民政府后,積極發展東北經濟,并得到英美等列強的支持。這在日本引起了恐慌和反對,尤其是在軍事部門。他們高呼:中國開港修路,侵犯了日本“在滿蒙的特殊利益”,是時候下決心“解決滿蒙問題”了。為了入侵中國東北,日軍,進行了一系列的策劃和準備,包括:偵察地形,擬定作戰計劃;調兵遣將,加緊軍事部署;經常挑釁,找借口;利用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煽動侵華戰爭。
3、抗日戰爭日本在中國投入多少兵力抗日戰爭:交戰雙方兵力:中國560萬(最高),日本200萬(最高)。傷亡:中國3500多萬,國軍3650465,中共584267,日軍130多萬人傷亡。這一時期的抗日戰爭日軍有近200萬人,援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有100多萬人/(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數約210萬),抗日戰爭(WarofResistanceAgainstJapan)是指20世紀中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之為第二次中日戰爭,日本侵華戰爭,從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抗日戰爭持續了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