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情感表達方式是含蓄的,山水意境給了文人很多情感上的釋放,面對青山綠水,或是撩動郁郁不得志的惆悵,或是思念在水一方的伊人,亦或是踏青時萍水相逢的豁達,這些膾炙人口的文字,傳遞出人們情感的共鳴田園騷客寄情山水的對偶句是什么,古代文人常常寄情山水,原因何在。
田園騷客寄情山水的對偶句是:唐代王維的《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譯文: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里?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盛唐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全盛時期。山水詩清新閑雅,空靈淡泊。孟浩然的《春曉》借雨后的落花抒寫淡淡的憐惜,王維的《竹里館》借竹林的幽靜表現(xiàn)內心的澄明。邊塞詩雄渾開闊,悲壯高亢。高適的《別董大》寫摯友離別,洋溢著前程萬里的信心;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描繪塞外奇觀,表現(xiàn)雪中送客的不舍和為國戍邊的豪情。山水詩派的牧歌情調與邊塞詩派的英雄氣魄,構成了盛唐詩壇的別樣風貌
2、古代文人常常寄情山水,原因何在?從古代文人的情懷能反映出民族傳統(tǒng)文化底蘊,古代和現(xiàn)代的文人墨客常常寓情于物、借景抒情,這種情懷不僅僅反映在詩、詞、曲中,而且在國畫上也能看出這種含蓄美。自然界以人類達不到的力量刻畫出山山水水,面對自然人又是多么渺小,人們會憐惜流水的陰柔婉轉、一去不返;人們也會感嘆高山的寬厚雄偉、巋然不動,于是乎,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興嘆,也有“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哀婉,“小橋流水人家”的靜謐,民族的情感表達方式是含蓄的,山水意境給了文人很多情感上的釋放,面對青山綠水,或是撩動郁郁不得志的惆悵,或是思念在水一方的伊人,亦或是踏青時萍水相逢的豁達,這些膾炙人口的文字,傳遞出人們情感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