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是佛教禪宗典籍,禪宗代表著作之一,亦稱《六祖壇經》,1930年以來,胡適據敦煌文獻,先后發表《荷澤大師神會傳》、《壇經考之一──跋曹溪大師別傳》、《壇經考之二──記北宋本的六祖壇經》,認為《壇經》的作者不是慧能而是神會壇經原文及譯文,壇經原文很多,今天就截取片段去解讀。
壇經原文很多,今天就截取片段去解讀。前言中國思想史概要在這樣一個非常的時代,在這樣一個中國社會轉型最關鍵的歷史時期,我們都在改革開放幾十年當中,我們都為國家做了事情,也為自己做的事情,但折騰很大。今天中華民族最根本的問題是沒有精神家園。我們從一個物質上普遍不滿足的時代,進入了一個精神上普遍不安寧的時代。每一個民族都要找到自己安心立命的根本,西方人如何安心?靠對上帝的信仰,以對上帝的信仰來立心。那么中國人如何安心?就靠我們自己這個心,以本心立命,這是中華民族跟其他民族不同的地方。和王德峰教授一起解讀,他的解讀是中國最好的。除了中華民族之外,你看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其他民族,無一不是依靠宗教的。西方是基督教為主;阿拉伯世界是伊斯蘭教為主;印度現在不是佛教,是印度教;非洲都有部落宗教。總而言之,無一不以宗教來立他們的信仰,只有一個民族不是靠宗教的,靠的是哲學
《六祖壇經》的核心要義就是慧能在《六祖壇經·定慧晶》中所講的“無念為宗”、“無相為體”和“無住為本”的理論。《壇經》是佛教禪宗典籍,禪宗代表著作之一,亦稱《六祖壇經》。是由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口述,弟子法海集錄而成的一部經典壇經,是佛教唯一一本僧人所著,而被佛教界和學術界共同稱之為經的禪宗著作。介紹傳統上,《壇經》一直被認為慧能所說、法海所記。20世紀初,于敦煌文獻中發現了慧能的《壇經》及其弟子神會的語錄,《壇經》研究有新的發展。1930年以來,胡適據敦煌文獻,先后發表《荷澤大師神會傳》、《壇經考之一──跋曹溪大師別傳》、《壇經考之二──記北宋本的六祖壇經》,認為《壇經》的作者不是慧能而是神會
《六祖壇經》的核心要義就是慧能在《六祖壇經·定慧晶》中所講的“無念為宗”、“無相為體”和“無住為本”的理論。《壇經》是佛教禪宗典籍,禪宗代表著作之一,亦稱《六祖壇經》。是由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口述,弟子法海集錄而成的一部經典壇經,是佛教唯一一本僧人所著,而被佛教界和學術界共同稱之為經的禪宗著作。相關內容:一、明心見性,直指本心。明心是發現自己的真心;見性是見到自己本來的真性,見到自己本來的真性了,所以說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見不生不滅的本性。乃禪宗悟道之境界。二、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即佛土凈。當我們修行的時候,如果想到到達凈土,就應該先讓自己的心靈澄凈,滅除煩惱妄想。當我們的心靈清澈之后,我們所見到的環境自然也沒有污穢,處處皆是凈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