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外國語中學,深圳中學和深圳實驗中學并成為深圳高中的三面紅旗。另有200多人升入美國前50名校,英語教育可謂是深圳外國語學校的鎮校之寶,11年深圳中學有八名同學保送至北京大學,深圳實驗學校創建于1985年5月3日,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后由政府舉辦的首所公辦學校,是深圳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廣東省首批一級學校,所屬高中部系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范性高中。
1、深圳家長怎樣根據自家孩子的排名判斷能否上“四大”和“八大”?
只說四大吧,要不寫的太多,手機打字太慢了。深外和百外每年能有一半上四大,百外是全市拔尖選拔,深外是福田羅湖選拔,得益于良好生源,兩個學校都是400多學生,但是考慮考試的不確定性,排200名左右的不保靠,前150名,基本比較???,百外20年只能在龍崗區招生,不能全市招了,生源一定有影響,四大的范圍還得縮小。
深中3 2幾乎全能上,3 3差不多也能有一半,看班級排名就行,地段班比較差,除了33和32外,年級得前10才行。實驗的素養班能有一半能上,其他地段生班得年級前10%,高級也差不多,競賽班能上一半,地段班大概也10%。其他各區的第二梯段學校,諸如福外,僑外,南外,南二外,南山外國語等等,基本都要年級前10%才比較保。
2、深圳一高中招聘20人,均為碩士以上學歷,19人為清北畢業生,本科師范生還有出路嗎?
謝謝被誠邀作答,關于本科師范生是否有出路。答案是肯定的,不過,這里要具體分析說明一下,有出路是肯定的,但同時有條件也是必須的,不可囫圇吞棗,一概而論。根據題目而得知,此話題源于“深圳市一高中招聘20人,均為碩士以上學歷,19人為清北畢業生”,針對這一情況,一是說明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在全社會已經基本形成;二是深圳作為一線大城市,教育資源聚集,同時,吸引著名校畢業生一展才華,這也在情理之中;三是人才流動,供需雙方互動選擇,這是我國人力資源市場形成機制日漸完善的體現。
現在再來詳細談談“本科師范生還有出路嗎?”我認為出路還是有的,有出路的前提條件是,本科師范生在大學期間,要勤學專業知識與技能,勤思教育心理學運用,在圖書館里博采眾長,在實習教育期間勤練本領。這樣的師范本科生是一定有出路的,原因如下:一是師范本科生是師范專業,“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師范本科生只要心中有目標,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在所學專業上勤學苦練,在教育專業性方面比非師范類本科生要強得多,甚至可以說比清北非師范類畢業生有專業優勢;二是普惠性教育需要大量德才兼備的師范本科生投身到祖國各地的教育事業中去,我國地域廣闊,尤其還有三線四線五線城市、縣城和廣袤的農村,需要一大批一大批有真才實學的師范本科生投身到教育崗位,為國育才;三是師范本科生在大學期間,接受了專門的“教育心理學”學習,接受了專門到各類學校實習,這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只要學好了,實習到位了,就大有可為,祖國的教育事業需要大批尚德、刻苦、敬業、精細專業技能的教育教學人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教育,教育離不開德才兼備、勤奮刻苦敬業而有愛心的師范本科生。
3、深圳有哪些重點高中?
深圳外國語中學,深圳中學和深圳實驗中學并成為深圳高中的三面紅旗,深圳外國語中學,設有小學部、初中部、初中分校、高中部、國際部,創辦于1990年。深圳外國語學校以其英語教育、小語種教育、保送生制度,及極快的發展速度而聞名于全市乃至全國,其下設有初中部、高中部、附屬小學、初中部龍崗分校,以及已啟用的國際部,共五個分部。
英語教育可謂是深圳外國語學校的鎮校之寶,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深圳外國語學校自成一套英語教學方法,自有特色。深外也是全國首批13所可保送20%高中畢業生上重點大學的外國語學校之一,是第一個由政府部門正式批準可以開設AP課程的學校,外語實力十分強大,深圳中學,是廣東省深圳市的一所公辦完全中學,1983年6月被定為深圳市唯一的省重點中學;1993年11月被評為廣東省首批一級學校;2004年,被定為國家新課改樣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