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這些地方都是廣州最具紅色文化基因的革命圣地。自秦漢以后,廣州的文化也一直有異于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中原文化,也遭到主流傳統文化的輕視和排斥,認為廣州是“南蠻之地”、“文化沙漠”,對于廣州上空的紅色,是不是也是這種原因,“新時代的紅色文化講堂”開展得紅紅火火,戶外微課堂、黨員筆記本等讓紅色基因滲透到黨員的血液之中。
1、廣州紅色文化館有哪些?
首先從“中國民主革命偉大的先行者”孫中山說起,孫中山領導的中興會、同盟會以及國民革命活動,早期革命黨人的重要活動都在廣州或與廣州有關,革命黨人的9次起義其中有3次在廣州,分別于1895年、1910年、1911年,1911年黃花崗起義一一也稱“廣州起義”影響最大,孫中山在廣州的遺跡很多已是紅色景點。中國共產黨在1927年也領導發動了廣州起義,與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并稱“三大起義”,
此外,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因此廣州的紅色景點非常多,有:觀音山戰斗遺址、中山紀念堂、楊匏安舊居、廣州起義紀念館、大元帥府、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共廣東區委舊址紀念館、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團一大”紀念廣場、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等,此外,鴉片戰爭首戰也發生在廣東,三元里抗英等與廣州有關。
在先秦時,廣州已能制造出30米長的“樓船”,海上絲綢之路概念亦開始盟芽。但在先秦諸子的百家爭鳴中,卻難占一席之地,自秦漢以后,廣州的文化也一直有異于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中原文化,也遭到主流傳統文化的輕視和排斥,認為廣州是“南蠻之地”、“文化沙漠”。殊不知,廣州在不知不覺間已發展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國的第一大貿易港口,
到清末民初,廣州更得風氣之先,學習、兼容西方現代科學與民主思想,影響了整個中國的近代史。借廣州的歷史,總結這坐城市的文化價值觀,我會用:“世俗務實、重商輕儒、兼容求新,”這十二個字,甚至覺得,至仍適用。客觀說,廣州的文化氛圍,仍遜色于很多國內城市,我到北京,朋友安排看京戲,到塞外采風,還參加了一個京滬文學青年的聯誼活動,
更令我驚訝的是在成都,朋友安排參加了一詩詞沙龍,發現他們對廣州詩壇的了解,很多細節比我還要清楚。而他們來廣州,我大概也就能安排他們領略一下廣州的飲食文化了,在文學領域,廣州已很多年沒有出大家了。曾被譽為“南國紅豆”的粵劇也走向式微,牙雕已被禁止,廣繡也未得到發揚,連承載“廣府文化”核心價值的“廣府白話”也受到打壓。
但在另一方面,以《喜羊羊和灰太狼》、《熊出末》、《豬豬俠》、《巴啦啦小魔仙》、《快樂酷寶》等為代表的廣州動漫文化,已走向全球,每年為廣州帶來數十億元的產值,廣州的文化產值也連續多年居全國各大城市之首。因此在我看來,之廣州城市文化,仍然可用“世俗務實、重商輕儒”來概括,說白了就是認為“商業價值重于學術價值”,
這這真不太知道。但我分析:可能是空中懸浮了什物質,再由陽光反射而形成了紅色,這和彩虹的出現是一樣的,是水形霧氣,由陽照射,發出折謝的效果所產生。我見過由陽光反射所塑造出一片綠色天空的奇景,后來知道,那是化工廠泄漏了一種化工原料,飄上天空,再由光的折射所造成的景色。對于廣州上空的紅色,是不是也是這種原因?但首先說明:這紅色應不是晚霞所至,
4、廣州革命圣地有哪些?
去年10月23日至27日,我先后參觀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東近代史博物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楊匏安舊居陳列館、廣州起義紀念館、中共廣東區委舊址紀念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辛亥革命紀念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紀念館、廣州博物館及深圳市蓮花山等地。可以說這些地方都是廣州最具紅色文化基因的革命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