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人口是個迷,現(xiàn)在大致估計在6000萬到一億,但是,清初人口只剩下1400萬。有一個數(shù)據(jù)來源于趙文林、謝淑君所著的《中國人口史》,1912年全國人口共計409613891(除西康、綏遠、察哈爾、熱河),”可喜屠廣州,孑遺無留;逸出城者,擠之海中。
1、辛亥革命期間清朝有多少兵力?當時清朝有多少人口?
清政府自1895年編練新軍起,所有各鎮(zhèn)均采用德國操典,配備新式步槍和火炮,每鎮(zhèn)(師)定員一萬二千五百人,全部新軍兵額計十三萬余人。另有姜桂題、張勛、倪嗣沖等部,均為甲午戰(zhàn)爭和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后剩余的舊巡防營編制的毅軍,裝備不如新軍,全員計四萬余人,共十七萬余人,其中袁世凱所謂的北洋六鎮(zhèn)總計七萬余人。
由于革命爆發(fā)后,各省新軍先后獨立,清政府的實際兵力,主要是北洋六鎮(zhèn)、禁衛(wèi)軍和四萬余人的巡防營,再加上二十鎮(zhèn)、二十三鎮(zhèn)(奉天、吉林),共十三萬九千余人,其編制和主官大致如下圖所示至于人囗,有不同數(shù)據(jù)。還有一個數(shù)據(jù)來源于趙文林、謝淑君所著的《中國人口史》,1912年全國人口共計409613891(除西康、綏遠、察哈爾、熱河),
2、崇禎時期人口有1.5億,而清初僅有6000萬,大量的人口損失如何造成?你怎么看?
畿南、潼關、揚州、嘉定、昆山、嘉興、江陰、四川、常熟、金華、涇縣、贛州、同安、平海、南昌、邵武、湘潭、同安、南雄、信豐、蒲城、曹州、汾州、大同、廣州、潮州、揭陽、永昌這些地方都是屠城的,可能大部分人都只聽說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實際上呢?遇到抵抗的城池基本都屠城了。“大清平、靖二藩克雄城,民盡屠戮,十存二三,
”“縱兵屠掠,遺骸十余萬”,“癸巳,郡城破,橫尸遍野收遺骸十余萬,作普同塔于葫蘆山”。”可喜屠廣州,孑遺無留;逸出城者,擠之海中,明末人口是個迷,現(xiàn)在大致估計在6000萬到一億,但是,清初人口只剩下1400萬。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養(yǎng)活1400萬人,御用文人把這稱為盛世,現(xiàn)在900萬的土地(有用的土地只有400萬),養(yǎng)活十四億人口,
3、清朝有四億人口,坐擁百萬兵力,為何打不過1萬多的英軍?
清軍之所以打不過英軍,在我看來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一,腐敗成性,大清帝國此時官員貪腐己不可救藥,尤其是軍隊,為了升官發(fā)財,在鎮(zhèn)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濫殺無辜百姓冒領戰(zhàn)功,吃空晌己司空見慣,根本不把精力放在軍隊的訓練,軍備的維修保養(yǎng)更新上。有錢都往自己口袋里撈,二體制落后,思想保守陳舊,盲目自大,固步自封,不發(fā)展新的武器裝備,還是停留在冷兵器的戰(zhàn)略思維。
三、國庫空虛,清朝從乾隆后期國庫就己被乾隆揮霍貽盡,到嘉慶時早已方空,再加上鎮(zhèn)壓白蓮教等戰(zhàn)爭,早已拿不出什么錢改進武器裝備了,所以與英軍作戰(zhàn)時基本上是冷兵器對火器,豈有不敗之理。,四、軍隊戰(zhàn)斗力低下,此時的八旗兵早己與打江山八旗子弟同日而語,坐在祖上的福蔭下不學無術,整日吃喝嫖賭,斗雞溜狗,驕燥自滿,作戰(zhàn)時,對付武器落后的起義軍還好說,對付英軍的大炮,滑膛槍。
4、大清朝人口基礎很大,為什么戰(zhàn)爭動員能力那么弱?
以漢族為主體的封建社會持續(xù)近兩千年,改朝換代也是以漢族為正統(tǒng)主線沿續(xù),這種觀念根深蒂固的深深印在每個中國人心中,外族大舉進攻無疑被視為國破家亡的侵犯行為,腐敗的大明王朝,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各地紛紛起義,明朝大將吳三桂和洪承疇甘當滿清鷹犬,山海關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通向關內的唯一軍事咽喉要地,拱手相讓剛脫離原始社會的女真族,即野蠻落后清軍八旗入關,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很快土崩瓦解,壽終正寢,
清政府采取殘酷的民族歧視和血腥鎮(zhèn)壓,看不起漢族,也不重用漢族有識之士,反清復明的聲音此起彼伏,揚州軍民團結一心,堅決反抗,最后彈盡糧絕,清軍大肆屠城,男女老少無一幸免。留發(fā)不留頭,留頭不留發(fā)的剃發(fā)令,漢族士大夫階級堅決反對,在湖廣大開殺戒,無數(shù)人頭落地,大興文字,禁固思想摧殘了文化,一首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詩句,造成滿門抄斬,誅滅九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