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上有了這種布片,多少也可以遮擋一些陽光。比如說在日占區駐守的鬼子,他們有自己的駐地軍營,所以這部分鬼子在站崗、巡邏等近距離執行任務時是不背著被子的,當然遠距離掃蕩抗日根據地需要在外露營時要背著被子,這種獨特的設計,把整塊布分成幾塊,帽子上方有三個通氣孔,后面有繩帶。
1、抗戰時鬼子為什么老背著被子?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之所以很多人認為抗戰時期,日本鬼子老是背著被子,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我們看的很多有關抗戰的影視劇中都是這么演的,但是真實的情況并不全是如此,影視劇之所以要這么演主要是為了營造一個視覺效果,讓大家覺得很真實。真正的抗戰時期,日本鬼子除了遠距離作戰也是很少背著被子的,畢竟背著一個累贅無論是行軍還是作戰多少都有些不方便,
比如說在日占區駐守的鬼子,他們有自己的駐地軍營,所以這部分鬼子在站崗、巡邏等近距離執行任務時是不背著被子的,當然遠距離掃蕩抗日根據地需要在外露營時要背著被子。而在全面抗戰初期,國民政府軍隊一潰千里,日軍進攻非常迅速,往往在攻陷一個地方后又繼續前往下一個目標,所以這時的日軍就需要自己背著被子在需要休息時可以隨時使用。
2、河北都有哪些抗戰英雄?
燕趙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志士,在1931到1945年的14年抗日戰爭時期,河北涌現出了許多寧死不當亡國奴的抗日英雄,2014年,民政部曾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名單和抗日英雄群體,河北籍的英烈就有34位之多,還有狼牙山五壯士這一河北英烈群體。下面就是這34名抗日英雄:1.孫永勤(1893-1935),河北興隆人,民眾抗日救國軍軍長,
2.佟麟閣(1892-1937),河北高陽人,國民革命軍第29軍副軍長。3.張誠德(1880-1937),河北張縣人,國民革命軍陸軍騎兵第二軍三師師長,4.郝夢齡(1898-1937),河北藁城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九軍軍長。5.王平陸(1901-1938),河北遷西人,華北抗日聯軍第三軍區一支隊司令員,
6.鄧佐虞(1898-1938),河北高陽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5軍139師參謀長。7.劉連科(1917-1938),河北灤縣人,八路軍冀東抗日聯軍參謀長,8.朱家麟(1892-1938),河北滿城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40軍39師115旅旅長。9.陳宇寰(1897-1938),河北灤縣人,八路軍冀東抗日聯軍副司令員,
10.范筑先(1882-1938),河北館陶人,山東省第六區行政公署專員兼保安司令。11.洪麟閣(1902-1938),河北遵化人,八路軍冀東抗日聯軍副司令員兼第三路總指揮,12.趙錫章(1901-1938),河北河間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9軍第70師215旅旅長。13.楊裕民(1889-1939),河北遷安人,八路軍冀東抗日聯軍第一路政治部主任,
14.魏大光(1911-1939),河北霸縣人,八路軍120師獨立2旅旅長。15.馬振華(1904-1940),河北鹽山人,中共冀魯邊區津南地委書記,16.節振國(1910-1940),河北故城人,八路軍冀東抗日聯軍第二路司令部直屬特務第一大隊大隊長。17.李林(1914-1940),河北威縣人,八路軍第129師新編9旅25團團長兼政委,
18.武士敏(1892-1941),河北懷安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8軍軍長。19.王泊生(1915-1942),河北景縣人,八路軍冀南軍區第六軍分區政委,20.孫毅民(1914-1942),河北新河人,八路軍冀南軍區第四軍分區政委。21.李永安(1912-1942),河北寧津人,八路軍冀魯邊軍區渤海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
22.李松霄(1906-1942),河北武邑人,冀南第五專署專員。23.陳子斌(1899-1942),河北深縣人,八路軍第129師新編4旅10團團長,24.王璞(1929-1943),河北順平人,抗日兒童團團長,25.李忠(1929-1943),河北冀縣人,抗日兒童團團長,26.郭好禮(1904-1943),河北臨漳人,八路軍冀南軍區第一軍分區參謀長兼路南支隊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