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自己創業的方向,有些創業如農業項目,就適合去三四線城市,或者農村,這也是創業,不一定非要在城市的才是創業。比如2016年《第一財經周刊》提出的最適合創業城市,指標采用的有,互聯網創業最高的北京可以說是當之無愧,北京有個全中國互聯網公司最多的中關村,這里聚集了眾多的互聯網品牌大鱷,像我們比較熟悉的字節跳動,美團,京東,奇虎360,愛奇藝,新浪等等,總部都在北京,可以說一個北京占據了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排名第一毋庸置疑。
1、中國的哪些城市適合創業?
本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到創業家、創業企業,創業從小說關系到老百姓收入就業,從大處說關系到國家未來發展。最適宜創業城市,也有很多榜單,從我個人角度推薦,下面幾個城市比較適宜創業:城市中適宜創業的有關因素推薦城市,就要弄明白城市里的哪些要素與創業有關了,比如2017年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聯合優客工場發布的最適宜創業城市榜單中,排名依據是三個維度:創業熱度(氛圍,上線APP、有效項目數、企業上市情況)、政策環境(孵化器、雙創評價得分)、智力支持(專利申請量、本科以上院校數量),得出的前10名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武漢、天津、蘇州、成都和南京;比如2018年,,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和韻網(WIIN)聯合編寫了《中國城市創孵指數2018》采用的評價指標是6個,分別是創孵經濟績效、創孵創新績效、創孵社會貢獻、創孵服務水平、創孵基礎設施和創孵運營績效,得出的前10名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南京、蘇州、天津、武漢、重慶。
比如2016年《第一財經周刊》提出的最適合創業城市,指標采用的有:據創業公司數量、融資案例數量、融資規模、優秀企業數量綜合計算;得出的前10名是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廣州、南京、成都、沈陽、上饒、蘇州,創業重要因素從我個人角度理解,創業的幾個重要因素有:產業氛圍:沒有產業氛圍,就沒有相關配套,單槍匹馬在一個城市里去與另一個城市的大環境競爭,難度很大;人才支持:所謂人才包含了兩類,一類是高端人才,對企業發展起到掌舵作用,一類是技術人才,對企業發展起到支撐作用;政策支持:創業是一個耗錢耗精力的事情,需要一定的一攬子政策支持,包括資金、稅收、人才、房租等等。
融資便利性:這個不必多說,公司股權多元化是個趨勢,融資發展是共識,平臺支撐:這里說的是各類技術平臺、檢測和試驗平臺。還有,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自己創業的方向,有些創業如農業項目,就適合去三四線城市,或者農村,這也是創業,不一定非要在城市的才是創業,推薦的城市綜合以上因素,本人推薦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武漢、廣州、南京、成都。
北京、上海、深圳,不用說了,要錢有錢、有氛圍有氛圍、要人才有人才、要平臺有平臺,但是也有一個弊端,就是生活成本、人力成本高,這在創業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階段,也是一個不利因素,武漢,崛起的新一線城市,高校眾多,技術平臺、人才資源非常豐富,這點毋庸置疑;工資不高,人力成本低;高端產業和國家平臺不斷聚集。
2、中國互聯網創業,最好的城市是哪里?為什么?
看到這個題目,很多人肯定第一個想到的是杭州,因為杭州有阿里跟馬校長,杭州的互聯網電商業發達,但這僅僅只是電子商務,比較片面,要是說到互聯網創業,那杭州可就未必是最佳選擇,隨著互聯網消費逐漸普及,中國互聯網產業格局正不知不覺間向“北上廣深”之外的區域擴展。為丈量不同城市、不同區域互聯網生態發展水平,1月24日,企鵝智庫發布《新一線城市互聯網生態指數報告(2019)》(下稱《報告》),挖掘新一線城市互聯網“黑馬”,尋找中國互聯網“第五極”,
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互聯網生態指數綜合排名,傳統的四大一線北上深廣變成了北上深成,沒錯,成都第四位,排名在廣州之前,算是比較靠前的,第六名才是杭州?;ヂ摼W創業最高的北京可以說是當之無愧,北京有個全中國互聯網公司最多的中關村,這里聚集了眾多的互聯網品牌大鱷,像我們比較熟悉的字節跳動,美團,京東,奇虎360,愛奇藝,新浪等等,總部都在北京,可以說一個北京占據了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排名第一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