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遷確有其事,但是古河南南遷都是名門望族或富有的人,還有一部分富有冒險精神的人。現在的河南話包括一部分山東湖北江蘇等地都是這個口音,即中原官話范圍很大,人口很多,所以我認為河南確實有一部分山西移民,但本地河南人還是占大多數,造成山西話被河南話同化。
1、河南到底有多少人?
感謝邀請,河南是人口過億大省。現在只能找到2017年的數據,河南的戶籍人口是1.0853億,常住人口9559萬,從河南常住人口的變化曲線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這些年河南外出人員的變化,像十年前正是趕上南下打工的浪潮,常住人口急劇下降。現在隨著河南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高,大家都更容易在本地找到工作,因此常住人口不斷上升,并縮小了與戶籍人口的差距,
河南的男女比例是50.8:49.2,遠遠低于全國男女51.2:48.8的平均水平。所以河南男女比例基本平穩,但并不能完全代表沒有重男輕女、娶妻不難,因為在我身邊就有一個男孩四五個姐姐的例子,河南外出務工,娶妻結婚早已是不僅僅局限在省內,所以我個人認為并不能通過男女比例簡單的否定這兩個實際問題。最后就是河南的城鎮化率超過50%,這也是值得高興的事,但要知道發達國家城鎮化率大多都在80%以上,所以進步的空間非常大,
2、河南號稱“農業大省”,那河南產的糧食到底有多少?大概能養活多少人?
河南是我國的農業大省,但卻不是最大的。如果以第一產業增加值的金額來看,河南省排名全國第三,僅次于山東和四川,農業大體上可以分為農林漁牧4個方面。河南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糧食種植業,河南省的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兩者占全國的比重均在10%左右。2018年河南省糧食種植面積1090萬公頃,折合1億6350萬畝,占全國的比重約為10%,
如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量6649萬噸,也就是1330億斤,排名全國第二,僅次于黑龍江省。這1330億斤的糧食產量中,小麥產量720億斤,玉米產量470億斤,兩者合計占了糧食總產量的89%,那我們現在來算算河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能夠養活多少人口?只簡單的計算主糧。按國際標準,成年人每人每天消耗0.48公斤主糧,一年就是350斤,
以此計算河南一年的糧食產量可以養活3.8億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總量的27%。但是人不能光只吃主糧,加上其他糧食加工品,一個人一天的糧食消耗量約為0.75公斤,一年就是550斤,那么河南1330億斤的糧食,以養活2.42億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總量的17%。以此來看,河南的農業對全國的貢獻還是比較大的,河南省人口占了全國的7%,但糧食產量卻達到10%。
3、現在的河南住的人是古中原人嗎?
我認為現在的河南人大部分是古中原人的后代,一:首先說現在的河南人不是山西移民,有個說法說是河南人是山西遷來的,那么既然河南人都是山西人,那么山西語系應該也帶來,河南應該說山西話才對,但為什么現在的河南口音和山西口音完全不同?現在的河南話包括一部分山東湖北江蘇等地都是這個口音,即中原官話范圍很大,人口很多,所以我認為河南確實有一部分山西移民,但本地河南人還是占大多數,造成山西話被河南話同化。
二:河南南遷確有其事,但是古河南南遷都是名門望族或富有的人,還有一部分富有冒險精神的人,大部分窮人是沒有南遷的,即使有戰亂,百姓也不會跑太遠,稍一太平百姓故土觀念很深,就會回故土的,1942年河南多大的災難,又多年戰亂,逃荒的太多了,現實情況是:大部分河南人見形勢一好都回歸了自己的村莊。當然也有不回去的,但是那是少數,
三: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在河南的古河南人都被戰亂殺光了,這是被中國歷史宣傳造成的錯覺,中國歷史只記載外族殺漢人卻不記載漢人殺外族。好像漢人窩囊到只被外族人殺,而不知殺外族人,漢族發展這么大,如果不大規模殺外族人怎么可能發展那么大?所以這根本就說不通,先不說人是可以跑的,就說河南有許多山地丘陵,土地廣大人口分散,就古代那種生產力,大部分地方軍隊是去不到的,難道動用軍隊跑幾十幾百里去殺一個村莊的幾十個人嗎?那時候人口分散,村莊人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