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時,河南大學一部分師生是被解放軍從蘇州追回來了。但河南大學不同,幾乎沒有留下什么,現在的河南大學前身是開封師專,已經和當年的河南大學沒太多繼承了,年前就已經拆了一部分,52年院系大調整等于是完全拆了河南大學,可以百度看看具體河南大學拆了那些學校。
1、當初為什么要拆分河南大學?
這一點無須諱言,當年河南大學政治不正確。解放時,河南大學一部分師生是被解放軍從蘇州追回來了!49年前就已經拆了一部分,52年院系大調整等于是完全拆了河南大學,可以百度看看具體河南大學拆了那些學校。也算是拆了一批985,211,有個問題需要大家查證一下?當年中央大學也就南京大學,也是這個情況,也拆了一堆,但是南京大學保留了下來,現在依舊是一流大學。
但河南大學不同,幾乎沒有留下什么,現在的河南大學前身是開封師專,已經和當年的河南大學沒太多繼承了,這一點有知情的,能否指正一下。某種意義上,從傳承上說,現在的河南師范大學,原來的河南醫學院,比河南大學更正統些,另外一點,就是學校后來的建設問題。曾經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等給河南,但河南都沒敢要,
令河南人很嘆息惋惜,其根本原因是一個很多人都無法想象的,就是糧食。現在的人可能無法想象,但當時就是這樣的,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上大學是要轉糧油關系的,城市居民要去糧店,農村要去大隊,轉關系的,否則,是沒有糧食吃的。學校食堂是不可能平白無故給你糧票的,其他省為什么沒這個問題,是否想過其中原因。當年,三年自然災害時,有客觀因素,也有人為因素,
但在河南,人為是主因。當時餓死人的地方不少,但實際上最狠的情況是在河南,餓死人最惡劣的情況出現在信陽,此事不是一句檢討就完了,信陽當時就上上下下判刑了四五十個干部,處分的更是上百上千。上層里面吳,芝圃被撤,此后還因為此事被沖擊,說這么多,就是說此后,糧食問題是河南一個大事,對于突然增加一個大學近萬人糧食,誰也不敢拍板,也就造成一個大學也沒落到河南。
2、如果河南大學沒有被拆分,今天河南的考生會不會很幸福?
不會,河南高等教育落后不會因為一所學校而改變,河南高等教育落后是多年投資過少而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國家定位河南是農業大省,由于長期國家重視河南糧食生產,農業限制了工業發展,大量人口外流,即使回來了優秀人才,由于沒有施展才華的空間。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就沒有高等教育的發展,沒有相互促進,鄭州大學三校合一的后遺癥現在提現出來,使河南高校后勁乏力。
3、為什么河南人說武漢大學是河南大學拆分的?
先看看哪些大學有河南大學的基因(1)、天津大學(985):1934年8月,河南大學土木工程系并入天津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985):1938年,河南大學畜牧系與西北農專、西北聯大農學院組建國立西北農學院,后經多次合并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11):1949年,河大的左翼去了武漢、右翼去了臺灣,中原大學遷往武漢辦學,主要系科成為今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前身和華中師范大學的主要基礎,
1952年院系調整,河南大學財經系再次被并入中南財經學院。(4)、華中師范大學(211):1949年,河大的左翼去了武漢、右翼去了臺灣,中原大學遷往武漢辦學,主要系科成為今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前身和華中師范大學的主要基礎,(當時,遷到臺灣省的河南大學校友有300多人,這些河大校友將畢生精力貢獻給了祖國的寶島臺灣,在推動寶島的經濟、文化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5)、鄭州大學(211):1952年院系調整,河南大學醫學院獨立為河南醫學院(今河南醫科大學,2000年并入鄭州大學),(6)、河南農業大學(省屬重點):1952年院系調整,河南大學農學院獨立為河南農學院(今河南農業大學)(7)、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省骨干):1952年院系調整,河南大學行政學院獨立發展為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學院(2010年3月,撤銷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建制,并入河南財經政法大學)(8)、武漢大學(985):1952年院系調整,河南大學水利系組建武漢水利學院(今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