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沒有氧氣,宇航員生活六個月怎么供氧,或許跟尿液有關,看完這才恍然大悟。受限于科技,目前只有核潛艇能夠將水電解產生氧氣,潛艇內部制氧,往往需要有效且能大量釋放出氧氣的方式,可以從地面攜帶一些氧氣罐上去,這就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根據消耗來調節壓力,每一節的軌道艙都有一個大氣壓水跟氧氣首先就是來自于地球的補給,如果用完了,可以通過無人飛船再次補給,比如俄羅斯的“進步號”就是專門用來補給的但是這樣的方式不能滿足空間站長期的運轉,而且還會增加發射的成本,久而久之也會存在風險,比如空間站上存放著大量的氧氣罐,也是不安全的,因為這些氧氣罐易燃,易爆,還有補給的飛船每次發射都有一定的危險性,也需花費巨資俄羅斯的“進步號”貨運飛船,就是俄羅斯當局設計出來,專門為空間站提供物資補給的無人駕駛飛船,與空間站完成對接裝卸任務后,然后自行飛往地球,這個時候就會跟大氣層摩擦起火被燒毀,補給時需要借助聯合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但是完成任務之后就會自行銷毀,這個成本也太大了,所以不利于長期的發展于是,科學家研究出了更先進的方法,空間站內的氧氣可以自行生產獲得,從而源源不斷的獲取氧氣,這樣就不用隔三差五的運送物資了02、氧化還原反應除了直接補給之外,還可以通過氧化還原反應來獲得氧氣,這是元素氧化數有變化的一類反應,通過使用高氯酸鋰來反應空間站中的空氣,經過還原板,把二氧化碳轉換成氧氣,這樣就能為宇航員提供氧氣了03、電解水制氧最實用的方法就是通過電解水來獲得氧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H2O,它是由氫元素跟氧元素組合而成的,所以可以從水來入手通過電解水的方式就會產生氫氣跟氧氣,而且一升水大約可以電解出620升的氧氣,足夠一名宇航員使用一天了,因為一名宇航員一天的使用量還不到600升,大約為550升可以說只要有足夠的水資源,就能電解出大量的氧氣供宇航員呼吸使用,這就是宇航員們在空間站上生活那么久,為何還有源源不斷的氧氣提供的原因空間站的電能也不用發愁,因為外面有電池板發電,這樣就能提供電能了,我們中國空間站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可以達到30%左右,也不用擔心沒有電使用了既然空間站上的水也要靠補給,為何不連氧氣一起送上去呢。
1、核潛艇和常規潛艇在海底遠航,氧氣是怎么解決的?
潛艇供氧不能像在實驗室里做實驗一樣,使用二氧化錳催化過氧化氫之類的笨方法。潛艇內部制氧,往往需要有效且能大量釋放出氧氣的方式,潛艇在水下進行供氧的方式大同小異。受限于科技,目前只有核潛艇能夠將水電解產生氧氣,而常規潛艇的供氧,最依靠的就是化工產品:氧燭和再生藥板。除了這兩種化工產品以外,還有瓶裝液態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