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稅后到手年薪,20萬可以在廣州邁入高薪門檻了。意味著廣州有至少50%的人群還達不到到手月收入五千出頭的水平,據某統計機構的數據,達不到這廣州人均薪資的人群大約73%,廣州雖然是一線城市,但是收入水平比北上深還是有點差距的,北上深的高薪門檻是月薪2萬,那么廣州年薪20萬劃入高薪行列也是沒什么問題的。
1、在廣州什么樣的配置算中產階層?什么樣的配置算富人階層?
中產階層的定義有兩種,一種是狹義的,應滿足2個條件:應該首先是有房有車凈資產500萬人民幣(無貸款),其次是年家庭收入30萬到50萬。一種是廣義上的,滿足五點,首先有價值500萬以上自有住宅(可以有貸款),其次有購買時價值20萬以上的車(不考慮折舊),再下來有自己的企業或個體戶(年利潤不低于50萬)或者有體制內工作(年收入不低于30萬),第四,企業有50萬流動資金或工作人員有現金或有擁有有價證券價值20萬以上,
2、什么樣的收入算一個中產階級?
我個人認為,中產階層的標準應該按照不同的城市制定出不一樣的衡量標準。例如,在一線城市,各種貸款占比家庭收入不應該高于30%,夫妻二人月收入合計4萬元左右,存款150萬,擁有一套自住房,應該可以算得上中產階層的標準,但是,在二線城市,這一標準就可以調低一些,例如夫妻二人月收入2萬元左右,存款80萬左右,擁有自住房,應該比較符合二線城市的中產標準。
至于三四線城市,則應該有著更簡單的門檻與要求,例如夫妻二人月收入8000元左右,存款30萬,擁有一套自住房等,這應該比較符合三四線城市中產的標準,實際上,對于現階段內,我們或許會存在不少的中產階層的標準方案,但在實際情況下,更需要充分考慮到房價水平、養老壓力、社會保障體系等因素,不過中產階層的標準也會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而發生不少的變化,而對不少年輕人來說,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難度還是不少,社會階層固化壓力還是不可小覷。
3、在廣州,月入多少才算是真正的中等收入群體呢?
廣州是四大一線城市當中收入最低的一個,雖為一線,其實不比杭州、南京這樣的新一線高多少,常規工作來說,4K-6K是最常見的,專業針對性強一些的6-8K多一些,資歷較老或者單位利潤率較高的公司,8K-12K也很正常。但是12K再往上,那就難了,這個數字相對應的大概是深圳的15K月薪,雖然從人數看也不算少,但從比例來看,占比還是偏低的,
中等收入群體,這個概念有兩種說法,一是超過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如2018年廣州人均收入5.5萬,而這當中有收入和無收入人群比值大約4:1,那么5.5萬乘以1.25=68750,再除以12個月等于每月5729元,也就是說,以收入均值統計的方式,每月6000就算中等,主城區的話再加1500。另一種算法是以全市有收入占比最高80%人群的中位數為參考,目前這80%當中最高門檻收入大約1.5萬,也就是說有80%的人都在月收入在1.5萬以下,而目前人均收入為5.5萬÷12=4583元,4583 1.5萬≈1.95萬,1.95萬÷2=0.975萬,
4、廣州年薪20萬算什么水平?
如果是稅后到手年薪,20萬可以在廣州邁入高薪門檻了。廣州雖然是一線城市,但是收入水平比北上深還是有點差距的,北上深的高薪門檻是月薪2萬,那么廣州年薪20萬劃入高薪行列也是沒什么問題的,上圖為廣州2017年人均月薪,但這可不是到手薪酬,而是含稅以及五險一金在內的數字,實際到手大概也就五千出頭,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廣州有至少50%的人群還達不到到手月收入五千出頭的水平,據某統計機構的數據,達不到這廣州人均薪資的人群大約73%。
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和人均到手薪資是差不多的數據,因此判斷這個數據還算比較真實,題主年薪20萬大概相當于每月1.66萬,超過平均值的三倍還多。不過之所以稱之為高薪門檻,是因為廣州畢竟位居一線,高端企業、高薪行業、高精尖人才都很多,商人就更不用說了,廣州雖然民眾整體收入水平沒想象的那么高,但高收入群體占比可能會比想象中的還高,所以這樣的收入在整個城市來說,屬于高薪當中最低的,普通收入者當中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