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燜子”它是中國北方地區歷史悠久的小吃,大眾化的說法就是“肉涼粉”但是咧,這種說法又不太準確,因為各地的做法都有所不同,比如河北定州、保定的燜子就是用瘦豬肉和山藥粉灌制而成的,更像是“肉腸”;大連、煙臺等地的燜子則是用地瓜粉做的,就像是“涼粉”,還有丹東燜子、禹州燜子、禹州燜子等等,原料和吃法都各有不同。
1、燜子的做法是什么?
燜子用油煎得兩面上噶后澆上芝麻醬和蒜泥,軟糯蒜香,非常好吃,所以每年這個時候吃了煎燜子才算過癮,年才算過完。在天津每年正月十五一過陸陸續續燜子就上市了,有純綠豆粉的,有山芋粉的,還有豌豆粉的,綠豆粉的做出來白里透著淡綠色最漂亮,山芋粉的做出來顏色發黑不如綠豆粉的漂亮,但是口感山芋粉的最勁道,價格也是純綠豆的最貴,山芋粉的次之,豌豆粉的最便宜,
好多商販為了顏色漂亮,以次充好會有添加的這個你懂得。我做燜子用的是山芋粉,山芋粉要選擇黏度高的,雜質少的,做法很簡單,也非常快,所以自己做除了健康,更是樂在其中,”用料主料山芋淀粉250克鹽5克清水1000克輔料芝麻醬2勺香甜醋2勺大蒜4-5瓣生抽1勺鹽少許二月二天津人吃燜子的做法1.準備山芋淀粉2.山芋淀粉250g加清水400g攪拌均勻,如果怕有雜質用2個盆倒替澄一下雜質,將雜質渣子過濾掉3.干凈的淀粉糊中加入小勺鹽4.攪勻5.鍋中加水600g燒開6.將和好的山芋淀粉徐徐倒入滾開的鍋中,不停地攪動,直到淀粉全部凝固,這時還是白顏色的7.這時將火轉小以免糊鍋,還要不停地攪動直到淀粉變得透明色將火關掉8.找一個容器將四周涂抹食用油9.將燜子倒入容器中,放陰涼處自然涼透就可以了10.燜子做好了11.先準備芝麻醬和蒜瓣12.將蒜瓣搗成蒜泥,放到芝麻醬中13.倒入香甜醋和生抽攪拌,如果不咸還可以放少許鹽調味,如果非常粘稠再加少量涼白開水,攪勻即可,芝麻醬蒜汁就做好了14.將燜子切成薄塊,炒鍋燒熱倒油,將燜子放入15.煎得兩面都有噶了盛出,澆上麻醬蒜汁即可。
2、買的燜子怎樣弄好吃?
我是北方人,燜子的吃法,在我們這里主要有炒和燴兩大類,買的燜子怎樣弄好吃?有道是眾口難調、百人百味,接下來,我就分享一下燜子的家鄉做法吧。燜子在我們這里還有個名字叫“皮扎”,如果僅從外表判斷,和燜子長最像的就是涼粉,燜子就是質地更硬的涼粉。如果深究起來,燜子的起源地就在我們這里,我們這兒有一個叫登封的地方,如果你不知道登封是哪,那“少林寺”知道吧,少林寺就在登封。
清朝時,登封曾出過一位禮部尚書——景東揚,他小的時候,家里非常窮,他的媽媽就在骨頭湯中加入淀粉、粉條、香料、肉沫等,做成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這就是“燜子”了。對于我們北方人而言,“燜子”算得上是一種日常食品,如果你想知道它的常見到什么程度,那我可以說,就跟豆腐差不多,而且賣燜子的地方往往也與豆腐攤在一起,
一年四季相較而言,冬季時我們吃燜子的次數更多。天冷,來一碗熱呼呼油滋滋的辣椒肉片炒燜子或是大白菜燴出來的肉湯燜子,吃菜喝熱湯,那種舒坦的滿足感,不是只說個“過癮”就可以表達的,燜子怎么弄最好吃,我首推大燴菜燜子。在我們這里,除了炒,燜子還會出現在大燴菜中,炒的方式,應該是很多北方人烹制燜子的常規選擇了,但實際上,燴了之后的燜子卻是更是別有風味,今天我就重點說說如何用燜子做大燴菜吧,
僅僅是在我們河南,燜子就有許多種不同的做法,什么紅薯粉燜子、蔥肉燜子種類太多。但用來做大燴菜的燜子,要選擇加有蔥肉沫的燜子才是最好,制作方法:燜子切成寬而厚的大片,寬度約一厘米長度約3厘米,不能是小塊,塊小可是經不起燴的呀,鍋中放油,然后下入蔥、姜、蒜爆香,放入燜子片大火翻炒,然后加入切碎的大白菜,加水的同時,摻入兩勺燉好的紅燒肉,在一起燉煮,隨著燉煮,再陸續加入油豆腐、粉條、肉丸子等,繼續燉煮,當燜子已經燉至微軟彈透明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