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為取向,專業再細分目前,學院有在校生9000余人,設有新聞傳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電影與電視學院、設計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傳媒技術學院、文化管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8個學院??梢姶筮B藝術學院要比武漢傳媒學院錄取難度大,可以說在辦學規模、師資力量、歷史積淀方面大連藝術學院略強于武漢傳媒學院,但是從校友會、軟科等排名看武漢傳媒學院略強。
1、武漢晴川學院怎么樣?
晴川學院以前叫武漢大學珞珈學院后來獨立出來的二本院校,專業設置也很有特色,其中軟件工程和財務管理是校級優勢的專業;近年學校還在建設大悟校區,發展勢頭很快!學校環境非常好有山有水,住宿環境很棒,唯一的缺點就是距離武漢市區有點遠,到漢口要兩個半小時左右,到光谷也要15公里的樣子,公交有922和909兩輛!晴川學院也設置了貧困生國家助學獎學金制度,有效的幫助學生完成學業!友情提醒,正直招生季,千萬不要相信招生中介和代理招生,希望能幫助到你!。
2、武漢傳媒學院怎么樣?
您好,針對于您的提問,我們會從傳媒專業熱度現狀,學院的發展理念、專業就業、特色轉型等方面做出說明,在正式回答您的問題之前,我們首先需明確武漢傳媒學院的辦學類別與歷程:武漢傳媒學院是位于中南地區的傳媒類本科高校,2004年6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是湖北省“轉型發展”首批試點高校。學院前身是成立于2004年的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影視工程學院,2007年,更名為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可以說是一所獨立學院,2016年,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武漢傳媒學院,為民辦高校,
由于民辦大學辦學體制靈活,市場貼合度較高等原因在傳媒類、藝術類教育上相較其他地方院校而言有著非常強的優勢,并且發展十分迅速,武漢傳媒學院就是這樣一所學院。類似辦學規模、師資力量等介紹我們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可以很容易獲取,不多做贅述,我們京領新國際曾經撰寫文章介紹過這所學校的“轉型發展”,下面轉發給您供您參考,望對您有所幫助,
正文:傳媒類專業依舊火熱很久以來,在高考考生和家長的心目中,傳媒類大學一直是比較小眾的存在。原因除了需要從很早開始培養學生的特長之外,學生和家長還需要下定決心,冒著文化課學習受影響的風險去參加相關“專業”的培訓和藝術類提前批考試,不過,即使是如此,隨著社會生活水平和對文化娛樂的需求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堅定的將傳媒類大學定位自己的高考目標。
與此同時由于傳統傳媒類強校的錄取數量并沒有明顯增加,藝術類考試則更像是十萬大軍過獨木橋,一些熱門專業的招錄比達到近400:1,令人吃驚的是“傳媒熱”已經有10多年了,居然絲毫沒有減退的意向。顯然只依靠傳統傳媒類大學進行藝術類教育是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的,民辦大學由于辦學體制靈活,市場貼合度較高等原因在傳媒類、藝術類教育上相較其他地方院校而言有著非常強的優勢,并且發展十分迅速。
我們今天要說的武漢傳媒學院就是這樣一所學院,堅定發展理念其實,把這所學院泛泛地稱為民辦大學有些不太具體。從歷史上來看,武漢傳媒學院前身是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可以理解為一所獨立學院,而在2016年,學校正式轉設為武漢傳媒學院,從辦學性質上真正的實現了獨立,這里有兩個含義,一是學院創辦之初得到了華中師范大學在師資、管理、辦學條件上的大力支持。
二是學院前一個階段的辦學成果頗豐除了畢業生就業、特色學科等硬性指標外,還形成了獨特的院校文化和辦學理念,有了實現獨立的資本,其三則是這所學校正在開始嘗試適應新的教育發展模式,未來將發展方向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目前從全中國的獨立學院狀況來看,能主動“斷奶”的實在不多,能主動嘗試轉型發展的更是少數,就業為取向,專業再細分目前,學院有在校生9000余人,設有新聞傳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電影與電視學院、設計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傳媒技術學院、文化管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8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