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縣是河南省被授予將軍最多的縣,是河南唯一的“將軍縣”。李德生(1916—2011),河南省新縣人,許世友將軍故里AAA國家AAA級旅游風景區,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河南省新縣田鋪鄉許家洼,是代傳奇名將許世友將軍的出生地,也是許世友將軍謝世后的安息之地。
1、新縣是河南唯一的“將軍縣”嗎?為什么?
將軍縣是以縣級單位,1955年至1965年間我國首次授予軍銜時,被授予的將軍數量多的縣民間譽為“將軍縣”。被譽為將軍縣的有湖北紅安、江西興國、湖南平江、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河南新縣、湖北大悟、安徽六安市金寨縣、六安縣(今金安區、裕安區)、湖南瀏陽等10縣,新縣是河南省被授予將軍最多的縣,是河南唯一的“將軍縣”。
許世友(1905—1985),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田鋪鄉河鋪村許家洼人,他參加過鄂豫皖蘇區的創建,參加過川陜蘇區的歷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他是一個敢打硬仗的將軍,有一種不怕犧牲、不懼頑敵的斗爭精神,在萬源保衛戰時,以與陣地共存亡的英雄氣概,以少勝多;胡宗南部第49師在甘南包座“堵剿”紅軍,他率部與敵激戰,最終全殲敵軍;在孟良崮戰役中,殲滅了敵軍“五大主力”的王牌軍隊74師。
毛澤東稱贊說:“許世友是員戰將,打紅了膠東半邊天,了不起,了不起!”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李德生(1916—2011),河南省新縣人。土地革命時期,參加過黃安、商潢、蘇家埠、潢光、嘉陵江等戰役戰斗,參加過長征,三過雪山草地,參加過包座、綏崇丹懋戰役和百丈戰斗,
抗戰時期,參加過夜襲陽明堡機場、響堂鋪、百團大戰等著名戰役戰斗,參加反“掃蕩”戰役戰斗數百次,參加創建鞏固太行、冀南、冀西根據地斗爭。解放戰爭時期,率部參加過隴海、定陶、滑縣、豫北、魯西南等戰役,千里躍進大別山,重建根據地,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作戰、西南剿匪等,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新中國成立后,參加了抗美援朝,曾任志愿軍第12軍35師師長,12軍副軍長,參加過第五次戰役、金城防御作戰,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他是此次戰役前線總指揮,取得最后勝利,
回國后,曾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沈陽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鄭維山(1915—2000)河南新縣人,曾任蘭州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張池明(1917—1997)河南新縣人,曾任中南軍區后勤部部長兼政委,總后勤部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2、河南新縣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AAAA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的規模較大的根據地之一,新集(今新縣城)是鄂豫皖蘇區首府,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先后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三支主力紅軍,鼎盛時期,根據地發展到26個縣,人口發展到350萬,主力紅軍發展到45000余人。
在血與火的斗爭中,蘇區共走出了349位將軍,留下了董必武、徐向前、劉伯承、鄧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斗足跡,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動人詩篇,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不朽的貢獻,當時全縣人口不足10萬人,就有5.5萬人獻出了生命,其中革命烈士3.5萬余人。1985年國家投資在新縣興建了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
1990年10月25日建成對外開放。原國家主席李先念為該館題寫了館名,許世友將軍故里AAA國家AAA級旅游風景區,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河南省新縣田鋪鄉許家洼,是代傳奇名將許世友將軍的出生地,也是許世友將軍謝世后的安息之地,許世友將軍生前赫赫的戰功,特殊的個性,“忠國孝母”的情懷和傳奇的人生經歷,深受世人敬仰,每年吸引了國內外各界人士前來拜謁、觀瞻,許世友將軍故里游覽區已成為大別山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