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第13位的無錫最是岌岌可危,長沙正以每年多出1%的增速趕超無錫,預計在2020年前會超過無錫擠進前13。至于長沙吧,如果沒有鄭州的競爭長沙也不一定入選,因為距離武漢有些近了避免爭風吃醋,與此同時河南人口眾多,國家給鄭州的定位應該是考慮了一部分人口的原因,不然僅僅看經濟鄭州還稍遜與長沙。
1、GDP萬億城市競爭力:9市崛起(南京青島長沙無錫佛山寧波大連鄭州沈陽)你怎么看?
動不動以GDP來衡量國民經濟增長情況的方式該改改了。GDP的概念本來就有局限性,不能反映國民經濟的結構和質量,更何況,現有GDP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未引入綠色GDP的概念,只有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加分項,沒有因創造社會財富而導致生態資源減少、生態環境惡化的減分項,好比單位年終績效考核只獎不懲一樣,所以不要因為GDP趕超了誰就歡呼雀躍,我欣賞那種GDP增長不快,但是生命力持久的為政者,而不是把GDP當作政績,
2、長沙與鄭州,論城建,人均收入和GDP,誰更強?
要問中國城市哪家強?我就看中國城市大比拼我是中國城市大比拼我來回答今天實力比拼的兩個主角都是省會城市,一個是來自湖南省的國際大都市——長沙,另一個是河南省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而我近些年取得的進步非常大,兩個城市都是在不斷帶領全省進步發展,我們具體來看他們的實力比拼。首先來看城市建設水平的比較,從摩天大廈數量分析,長沙遙遙領先,200米以上的摩天數量已經達到了35座,位居國內前十名,最高的是九龍倉國際金融中心,高達452米,
而鄭州市的人摩天數量共有七座,在國內排名三十多,差距可想而知,最高的綠地中心,也不如前者,為285米。再來看兩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去年全年的GDP總量數據顯示,長沙市的成績已經達到了11003.4億元,直追寧波,無錫市,增速超過了7.7%,而鄭州市為10143.32億元,增速也是非常的高,超過了10.3個百分點,
3、武漢、鄭州為什么能打敗長沙、合肥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目的是為了發展然后帶動周邊,同時定位是為了規劃未來。武漢目前處于中部第一,且區位優勢很明顯,能夠銜接長江中下游,做到產業轉移,所以無論目前還是未來武漢均有巨大優勢當之無愧,鄭州位于隴海與京廣線交匯處,交通不必說,中國最大的兩條鐵路,自然又帶來了物流等服務行業。武漢有長江鄭州雖然有黃河,但是不能與武漢相比,黃河僅能作為景觀而已,并無交通優勢,
可是鄭州東西為洛陽開封兩大古都,還有少林寺,所以鄭州也有一些其他城市沒有的潛在優勢。與此同時河南人口眾多,國家給鄭州的定位應該是考慮了一部分人口的原因,不然僅僅看經濟鄭州還稍遜與長沙,至于長沙吧,如果沒有鄭州的競爭長沙也不一定入選,因為距離武漢有些近了避免爭風吃醋。不過長沙落選確實很遺憾,最后說合肥吧,先說現今的經濟有些薄弱,然后區位吧,合肥剛好位于長江經濟區外圍,同樣也是中原經濟區外圍,本著向上看的原則,合肥肯定看不上中原經濟區想抱一抱長江的大腿,可是在長江經濟區又沒有合肥的位置,所以就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了。
4、無錫經濟怎么樣?
根據CRIC等機構的數據,30座主要城市中,2019年土地財政依賴度(土地出讓金/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最低的五座城市:深圳19%,上海28%,北京29%,無錫48%,蘇州55%,2019年,無錫人均GDP18萬元,僅次于深圳。無錫科技進步貢獻率64.8%,江蘇全省第一,(科技進步貢獻率是指廣義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即扣除了資本和勞動之外的其他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5、洛陽的GDP18年年底有可能超過無錫嗎?你怎么看?
為什么與蘇州、無錫比?還是那類似"先前闊"的毛病在作祟,以前的洛陽得計劃經濟的厚愛,輕重工業并舉,先進技術優先。那就象是暴發的富家子,南京都不在他眼里,而蘇州、無錫是準備作為戰場之地,有點發展全憑吃苦耐勞聰明能干。斗轉星移時間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央放開各地手腳,改革開放,這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