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班上,大部分孩子,都是上的幼兒園學東西比較多的幼兒園,提倡超前教育之類的。我女兒三歲零三個月,按理說本來該上幼兒園小班,結果一個幼兒園說她上小班太大了,剛好可以從中班上起,超前教育尤其在三四縣城市問題非常突出,如果想搞明白超前教育,應先知道什么是早期教育。
1、幼兒園超前教育該怎么辦?
超前教育尤其在三四縣城市問題非常突出。由于兒子要從外地回老家上一年級,女兒剛好要上幼兒園,就比較詳細地了解了一下老家的幼兒教育情況,結果讓我大吃一驚,我女兒三歲零三個月,按理說本來該上幼兒園小班,結果一個幼兒園說她上小班太大了,剛好可以從中班上起。再仔細了解了一下,原來這邊的孩子兩歲多就可以上幼兒園了,從中班開始就要教授具體的知識了,
比如,拼音,識字,寫字,數學加減法之類應該是小學一年級要學習的東西,在這邊幼兒園都學完了。可我兒子在外地上的幼兒園,拼音和寫字沒有任何接觸,識字也只是很簡單的一些,沒有任何要求,數學只是簡單接觸一些行列和數序概念。所以很是擔心孩子能否適應這邊的學習生活,為什么教育部三令五申的東西,在三四線城市學校都可以視而不見?當地教育局難道不了解這個情況嗎?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2、上幼兒園的寶寶,需要進行超前教育嗎?
如果想搞明白超前教育,應先知道什么是早期教育,兩者有本質的不同,如果家長不知道后者的話,你很可能把目光只定位在應試教育上面,結果就會想到超前教育。早期教育:是指從嬰兒到幼兒階段的教育,即上小學之前的早期學習,這種學習主要依托家庭教育為載體進行,部分家長會借助一些社會上的早教機構。早期教育核心主要圍繞寶寶的體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維平衡發展進行,
成長目標主要有寶寶的安全感、意志力、目標感、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平衡、力量、速度。通過上面對早期教育的闡釋,我想家長應該清楚了,早期教育并不是完全圍繞應試教育課本知識為主,而是圍繞寶寶的基礎能力進行,在韓老師多年從事家庭教育實踐過程中,我經常會遇到很多小學生有感覺統合失調現象,這種現象會從不同程度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學習、與人交往。
但是如果早期教育搞的好,可以及時解決這些感統失調所帶來的問題,再說超前教育,很多家長盡管對寶寶的成長寄于很高的期望,試圖過早讓寶寶接觸各方面的知識,但是往往容易忽略寶寶的認知和理解能力。不寶寶能力達不到時,你即便花再多的時間,再多的精力,也是徒勞,因此,理性的家長往往會專注于自身育兒理念的建立,育兒知識的積累,能夠讀懂寶寶每一年齡段的身心變化。
采取適合寶寶能接受并理解的方式進行早期教育,超前教育往往忽略寶寶的情緒和接受能力,常采用填鴨式的灌輸,而這對寶寶接受和學習知識的興趣絲毫沒有好處。對比之下,早期教育恰是在寬松的氛圍,多采用親子游戲的方式,從而使寶寶在快樂的玩耍中融入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因此,請嬰幼兒家長要謹記:寶寶在快樂的氛圍和游戲氛圍中學習,效果最好。
3、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會在孩子上二年級時體現出來嗎?
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我來說說我對于此事的看法,如果和大家的意見不一致,希望大家口下留情,勿噴我,謝謝!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的現在一年級,小的九月份開學就是學前班了,在我家老大上小學之前,我也是認為,超前教育對孩子的發育不利,也聽過很多過來人說,不要太早超前教育,要不然,等孩子上小學二三年之后,會產生厭學的心理。
所以,我家老大,幼兒園雖然讀了三年多,但是,真的,什么都沒學,天天就是唱歌、畫畫、做游戲之類的,完全就是讓他愉快的度過了幼兒園階段,一點壓力都沒有。去年的九月,我家老大,0基礎的升級為一名小學生,當時,我很高興,孩子終于成為一名小學生,又長大了,可是,我沒想到,這個0基礎上小學,讓我這一年,讓我差點就瘋掉了,咆哮、無奈、陪讀,完全就是讓我家老大上學上的我懷疑人生了!他們班上,大部分孩子,都是上的幼兒園學東西比較多的幼兒園,提倡超前教育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