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如何辦理門診特殊疾病就醫卡。綜上所述,對于患了慢性病,符合辦理門診特殊疾病認定條件的人員,可以持縣級以上醫院檢查或是住院的門診或是住院的診斷證明、病歷,檢查清單等,到參保地所在的縣級醫保機構辦理門診特病認定申請,只有認定申請通過并發給門診特病就醫卡以后,才能在定點的醫療機構門診看病,享受門診特病的醫療報銷待遇。
1、慢性病卡該如何辦理?符合哪些條件才能辦理?
這也是一個涉及千家萬戶的問題,正好我前幾天剛剛去辦過慢性病卡,就是我們俗稱的門診特病。由于慢性病病人需要長期吃藥,如果長期住院這個費用太高,這是無法承受的,而且有的病人又不適合長期住院,所以辦理門診特病是一種方便群眾最好的方式,現將我經歷的辦理過程與大家分享:第一,哪些病屬于慢性病?如果縣級以上醫院檢查,或是你因為這些疾病住院治療基本好轉,但還需要今后長期治療和吃藥等,那么你可以申請門診特殊疾病門診就醫卡,
慢性病或是門診特病,主要針對的群體是那些身患慢性病的人員。那么具體門診特病包含了哪些病種呢?總體上分為以下四類,第一類:精神類疾病:阿爾茨海默病、腦血管所致精神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癥、躁狂癥、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焦慮癥、強迫癥;第二類: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風心病、高心病、冠心病、肺心病)、腦血管意外后遺癥;第三類: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帕金森氏病、硬皮病、地中海貧血、干燥綜合征、重癥肌無力、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類風濕性關節炎、.肺結核;第四類:惡性腫瘤、器官移植術后抗排斥治療、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或骨髓增殖性腫瘤、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病綜合征、慢性腎臟病等。
同一個每一次認定門診特別并不能超過5種,第二,慢性病患者如何辦理門診特殊疾病就醫卡?如果具有上述病史或是病例的人員,在住院治療以后,可以持所住醫院的病歷治療資料包括診斷證明、病歷證明、相關的檢查或是化驗治療等到參保地所在的縣級醫療保險機構辦理門診特殊疾病認定工作。認定時除了診斷證明和病歷等資料以外,還有提交本人照片二張,填寫門診特殊疾病認定申請表,然后選定定點醫院作為門診特殊疾病的定點醫院,
定點醫院的選擇標準各地的規定是不一樣的,比如重慶市的規定,如果屬于三甲醫院只能選擇一家定點醫院,二級及以下醫院可以選擇兩家醫院作為定點醫院,今后持門診特殊疾病就醫卡看病時只能在自己選擇的定點醫院才能報銷醫療費用。遞交申請表,醫保部門受理了申請以后,會在20個工作日內作出認定或是不予認定的通知,如果予以認定的發給門診特殊疾病就醫卡,不予認定的要根據情況問清原因,以后可以再次申請,
第三,門診特殊疾病患者如何享受門診報銷待遇?對于門診特殊疾病患者的在門診看病的報銷待遇,各地的規定不統一,一般要以參保地的門診特殊疾病管理辦法的規定來執行。這里只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成都市的待遇報銷辦法,按照成都門診特殊疾病管理辦法的規定,參保人員在一個治療期內發生的符合門診特殊疾病診療范圍的醫療費用視為一次性住院醫療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按照住院醫療費用的報銷標準支付費用。
其起付標準如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一級醫院200元,二級醫院400元,三級醫院800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含鄉鎮衛生院)160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一級醫院100元,二級醫院200元,三級醫院500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含鄉鎮衛生院)100元,一個自然年度內,第一類病種不計起付標準,第二、三類病種計兩次起付標準,且不逐次降低,第四類病種計算一次起付標準。
一個自然年度內,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給參保人員的門診特殊疾病醫療費用與支付的其他醫療費用合并計算,合并后的支付金額不超過參保地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規定的最高支付限額,最高支付限額按治療期結束時間計算。對于起付線以上,最高支付限額范圍的醫療費用,按照當地醫保部門規定的報銷比例報銷,綜上所述,對于患了慢性病,符合辦理門診特殊疾病認定條件的人員,可以持縣級以上醫院檢查或是住院的門診或是住院的診斷證明、病歷,檢查清單等,到參保地所在的縣級醫保機構辦理門診特病認定申請,只有認定申請通過并發給門診特病就醫卡以后,才能在定點的醫療機構門診看病,享受門診特病的醫療報銷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