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中國曾經有過哪三種不同類型的憲法,中國的憲法有8個:清朝的《憲法大綱》,孫中山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袁世凱的《中華民國約法》,曹錕的《中華民國憲法》,蔣介石的《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中華民國憲法》,瑞金中央工農民主政府頒布的《中華蘇維埃憲法大綱》,新中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綱,1)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性文件——1908年《欽定憲法大綱》;(2)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正式生效的憲法性文件——1911年《十九信條》;(3)中國歷史上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和民主性的憲法性文件——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4)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正式憲法——1923年《中華民國憲法》又稱《曹錕憲法》或《賄選憲法》;(5)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人民政權制定的憲法性文件——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綱,1)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性文件——1908年《欽定憲法大綱》;(2)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正式生效的憲法性文件——1911年《十九信條》;(3)中國歷史上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和民主性的憲法性文件——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4)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正式憲法——1923年《中華民國憲法》又稱《曹錕憲法》或《賄選憲法》;(5)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人民政權制定的憲法性文件——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中華民國憲法草案的民國初年立憲,中華民國建國時,一切法律制度都還沒有健全,國家仍然處于動亂之中,在這個情況下,孫中山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作為國家的臨時基本法。
中華民國建國時,一切法律制度都還沒有健全,國家仍然處于動亂之中,在這個情況下,孫中山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作為國家的臨時基本法。它在中國歷史中第一次將“主權在民”的思想立入法規。1913年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提出了《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又稱天壇草案),這部草案的基礎是臨時約法,其中的規定使當時掌權的袁世凱非常不滿,因此他不讓國會討論這部草案,相反地,他于1914年將國會解散,于5月1日公布了自己的《中華民國約法》(袁記約法)。1919年段祺瑞執政期間提出過一部《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八年草案),1923年曹錕任中華民國大總統期間公布一部《中華民國憲法》(曹錕憲法),1925年段祺瑞再次執政時又提出過一部《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十四年草案)
1)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性文件——1908年《欽定憲法大綱》;(2)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正式生效的憲法性文件——1911年《十九信條》;(3)中國歷史上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和民主性的憲法性文件——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4)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正式憲法——1923年《中華民國憲法》又稱《曹錕憲法》或《賄選憲法》;(5)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人民政權制定的憲法性文件——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
3、近百年來中國曾經有過哪三種不同類型的憲法中國的憲法有8個:清朝的《憲法大綱》,孫中山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袁世凱的《中華民國約法》,曹錕的《中華民國憲法》,蔣介石的《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中華民國憲法》,瑞金中央工農民主政府頒布的《中華蘇維埃憲法大綱》,新中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