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耕文化,物產豐富,人杰地靈,千百年來形成以豫菜為特色,如果要拍一部《舌尖上的河南》,小編覺得可以全面展現河南美食文化的精髓。這道酸湯酥肉,更是河南的美食特色,大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已經火遍全國,節目中介紹了一些河南比較有特色的美食。
1、河南哪兒的燴面最好吃?
人們常說的“河南燴面”多指的是鄭州的“羊肉燴面”,但其實在河南的18個地級市中,還有很多城市的燴面都非常好吃,如:鄭州燴面,方城燴面,尉氏燴面,許昌燴面,信陽燴面,洛陽燴面等等等等。河南燴面應該數鄭州燴面比較有名了,河南燴面(鄭州燴面)湯用的是羊骨羊肉熬湯,面拉的是寬的,在2014年冬天時,洛陽也進來幾家“鄭州西三燴面”與“鄭州王家燴面”,而且“西三燴面”還開了好幾家分店,但是他的售價太貴了,一碗12元。
而且量還小,我一個人吃二碗面松松的(也許飯量小的女人一碗可以吃飽),2014年時洛陽的燴面一碗才8元、9元。所以,有名的“鄭州西三燴面”在洛陽開了一年,店鋪就就基本上全關門了!洛陽的各大牛、羊肉湯館,中午都有燴面出售,區別就是你要選好,因為有些湯館懶省事,用的是機器制作的“燴面胚子”;有些則是自己手工加工的燴面胚子(這類的好吃),
當然,吃燴面首選一定是主要經營燴面的飯店(這類飯店比較好吃,且早上大都不賣“湯”)。洛陽的燴面我個人覺得以老城區瀍河區的滋補燴面比較好吃(一般是牛肉的),牛肉湯下面,湯里加的有胡椒,韭菜,蒜黃,一些粉絲,海帶?!奥尻栕萄a燴面”與“鄭州羊肉燴面”不一樣,這個洛陽瀍河回民燴面,拉出來的面是韭葉細的,下圖是我2017年冬天時在洛陽瀍河吃的“滋補燴面”,售價10元。
2、你們都吃過什么河南美食?
我是福建人,在河南上班,雖然喝不慣胡辣湯,但是在我看來,河南人還是比較會吃的。至于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五種美食,這五道美食,我都吃過,并且經常吃,1、水煎包。說到水煎包,可能有的人會聯想到上海的湯包以及我們福建閩南地區的煎包,但是實際上,河南的水煎包有它自己的特色,一般是早上吃的。河南的水煎包里,肉是其次,只起到‘油’的作用,其主要原料,主要還是米粉、白菜、豆腐這些,
而且都很便宜,一般一塊錢就能買兩三個。像我這種早餐沒什么胃口的一般買上一塊錢兩個水煎包就夠了,而且里面雖然是素餡占大部分,但是如果你點的是牛肉、豬肉的水煎包,也是可見其中的細末葷腥的。剛開始來,我也吃不慣,因為我吃習慣了大肉包,但是近一年來,每天早上我都要來兩個,除了價格便宜之外,我還感覺這種水煎包以米粉作為主要填充食材,也是一種創新,吃了還不膩人,挺好!2、大盤雞。
看到這里,很多人會很意外,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里,大盤雞是新疆菜,但是,我感覺河南人將大盤雞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尤其是他們聚餐時,很喜歡點大盤雞,而許多街邊的飯館,不論是本土菜還是特色菜,也都會做大盤雞。因此,我認為,河南的大盤雞,有自己的特色,并且河南人對于這道美食的理解與創新,已經讓傳統的大盤雞搖身一變,變成了一道更符合大眾口味的菜肴了。
我本人喝慣了雞湯,吃慣了燉雞,但是第一次嘗河南人做的大盤雞后,以后每次吃雞,我基本都會選擇大盤雞,3、酸湯酥肉。河南人喜歡吃酥肉,也是出了名的,而這道酸湯酥肉,更是河南的美食特色。我之所以會喜歡上這道菜,大概還是因為我的家鄉有一種叫做醋肉的美食,而河南的這道酸湯酥肉,也給酥肉賦予了微酸的味道,竟能滿足我對家鄉味道的懷念,因此這道菜,給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4、饸饹面,我并不喜歡吃河南的燴面,因為我感覺燴面很寬,而我吃慣了細面。但是河南的饸饹面,我倒是很喜歡吃,因為它的湯底是高湯,面條也不會像燴面那么寬,在冬天的時候,喝上一碗饸饹面的湯,很暖心,5、豆腐菜,豆腐菜是河南陜縣的一道特色美食。我吃過好幾次,感覺這道菜簡直是絕了,因為這道菜其實是一道表面素菜,它的原材料,有干豆腐條、粉絲以及一些時令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