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的根基還有兩個,就是華新水泥和大冶有色,前面說過的銅錄山礦,就是隸屬于大冶有色的曾經的八大礦山之一,而華新水泥其歷史可上溯到1907年,也就是清光緒33年,大家都知道抗戰時西南聯大的搬遷史、流亡史,其實華新水泥作為民族工業的基礎,也是遷徙到過湖南的辰溪、云南的昆明、還在江西泰和、貴州貴陽擴建過新廠的,這個時期主持華新遷建和擴建的重要人物叫做王濤;4、所以黃石的根基是這四大廠礦,沒有這四大廠礦也就沒有黃石這個地級市了,要論黃石最有影響的人物,應該首當其沖的首選這四大廠礦的創辦人,就是漢冶萍的創辦人張之洞、盛宣懷;華新水泥的創辦人福建清華實業的程祖福和當時的湖廣總督張之洞;還有一個人,就是著名的南唐后主李煜,是李煜在北宋乾德五年,也就是公元967年,析武昌縣的三鄉,與冶煉業發達的青山場院合并,新設一縣的;李煜是個文人,取的縣名也有考據的,《莊子·大宗師》里有句話,叫做天地為火爐,造化為大冶,于是就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為大冶縣了;5、所以吧,按歷史順序和對整個中國或者華中、湖北以及對外的影響力來看,黃石最具影響力的人,絕對不能只是拘泥于黃石本地、大冶本地,應該站在更高的視野、更深的廣度來看黃石出生的對外有影響力的人和外面非黃石籍的對黃石的社會發展有影響力的人。
1、湖北省黃石人口最多的區在哪?
黃石市人口最多的區是石灰窯區,近24萬人,該區東西長23公里,西北長10公里,全區面積112.4平方公里。城區面積50平方公里,石灰窯區位于黃石市的東部,東與黃石市陽新縣的韋源口交界,南靠黃荊山與黃石經濟開發區托管的大冶市汪仁,四棵交界,西和黃石市下陸區相鄰,北與黃岡市的浠水縣,蘄春縣隔江相望,西北與黃石市黃石港區接壤。
石灰窯區是一個著名的有著礦藏豐富地區,在中國礦產史上占有一筆。同時該區還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其中:西塞山前白鷺飛的詩句就是古人描寫在這里景色。這里曾經是舊中國重工業的搖藍之地,有著的最早的中國的無產階級,新中國成立,黃石市也隨之成立,不久就被確立為重點開發地,是國家1525期間重點開發的地方,隨著時代的發展,石灰窯區由先先前完全的重工業占主導地位,逐漸轉變成為一個工貿徑濟多頭發展局面,在關停并轉一大批給環境造成危害的企業后,石灰窯區的環境標準也逐步達到了國家良好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