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干了十年,并且仍在繼續的合同制教師,我也有同樣的茫然,不是身臨其境很難體會合同制究竟是一種什么體驗,把我的經歷分享給大家,僅供參考。很多考編的英語老師會發現,自己雖然是英語專八水平研究生畢業,但是回去考高中難度的英語的卷子,發現自己的分數還是不是特別的高。
1、合同制教師的出路在哪里?
我是一個干了十年,并且仍在繼續的合同制教師,我也有同樣的茫然,不是身臨其境很難體會合同制究竟是一種什么體驗,把我的經歷分享給大家,僅供參考。一開始選擇私立,是因為0809年左右縣城幾乎不進行招考,編制都是去偏遠農村的,后來考慮再三,2010年選擇了地級市的私立學校,當時也是經歷學校的考試試講面試才入校的,
因為工資相對編制的要高出不少,學校工作也相對穩定,然后安家結婚生子了,就懶得再去考了。一轉眼就是十個年頭,學校因為特殊原因被收為公辦開始劃片招生了,我們這群私立中學老師,也就變成了公辦學校的聘任制,待遇和編制的幾乎一樣,機關養老保險,公積金,職業年金,獎勵性績效但是沒有編制始終感覺缺乏點安全感,說實話我們對自己是公辦不適應,教育局對我們是公辦也不適應,過渡期,大家都在磨合。
但有一點,我們保留了私立的一些傳統,大家都習慣了多付出,也能把工作做到比他們想的還好,他們一邊有色眼鏡看我們編制外的同時,還有那么一點賞識和敬重,個種滋味吧,原來私立需要應對的事少,轉制之后事多了,我們校長為了讓大部分老師能靜心教學,讓我們這些常年干活的中層像敢死隊一樣,負責應對所有的檢查和各種各樣的任務,相信即使這種體制之下,我們依然能像原來一樣能做到最好!作為聘任制,這種二級公民,偶爾也會后悔當初的選擇和自己的懶惰、不愿意主動做出改變。
但選擇了首先自己得看得起自己,然后把平臺搭好建高,把事情做好,飯碗、尊嚴和社會地位都是靠努力付出自己掙回來的,既然選擇了只能堅定的走下去,無論世事如何變遷,都需要干事創業的人。其實對努力工作的人來說,聘任制和編制沒啥區別,對于想混日子和享受安逸的,當然鐵飯碗更有保障。編制對突然喪失勞動能力或家庭變故的會更友好,更有保障,
2、請問大家考教師編上岸了的都是怎么準備的?有考武漢的(編制或合同制)同行英語老師嗎?
很多考編的英語老師會發現,自己雖然是英語專八水平研究生畢業,但是回去考高中難度的英語的卷子,發現自己的分數還是不是特別的高。考編英語的卷子的難度差不多就是高考英語的難度,有時候難度稍微加一點,就可以達到大概平時高中英語模擬卷的難度,高中階段的卷子考的是詞匯量,這里的詞匯并不代表著單詞量。很多師范畢業的研究生到現在都沒有搞清楚,高中階段的英語卷子說的詞匯量的定義是什么,所以在備考上就走了歪路,
高中階段的卷子所要求的詞匯量,實際上包含了高中英語3500詞和3500詞相互組合形成的1.5萬個詞組短語。3500詞,能夠上大學的基本上也應該能夠掌握了,能夠在師范里面考上研究生的3500詞肯定沒有什么問題,但是這只是一個框架而已,詞和詞相互組合形成的詞組短語才是難點所在。高考從來沒有劃定詞組短語的范圍,只要一個詞組短語是由高中英語3500詞中的任何兩個或者三個相互組合形成的短語,都可以考出來,
甚至是由高中的詞匯所組成的成語俗語,座右銘都可以考出來。所以不管是自己考編制,或者是英語的入職考試,又或者以后想要帶學生能夠帶出140以上的高分生,都是需要對高中英語的詞組短語有比較透徹的掌握的,高考英語出卷人,一般來說,是在3500詞范圍內,到牛津英漢雙解高階詞典里面,找到相關的短語。以此為標準,在考試中考出來的,
比如說文學性的文章,里面有非常多的超綱詞,學到大學英語專業8級經常還會覺得很多詞非常的生僻,但是高考要考,出圈人就會把里面的生僻詞替換成高中英語范圍內的詞組短語。一般選擇字面意思和實際意思差別比較大的詞組短語,然后在出題的時候,根據字面的意思設置錯誤選項,以此來設置陷阱題,本人大學的英語老師就是高考曾經的出卷人,他們就是根據牛津英漢雙解高階第4版,用上面說的這個方法來進行出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