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合肥和武漢比,在級別上就矮了半級。合肥的定位應該是去和鄭州去比,而武漢比的對象應該是南京,去過安微馬鞍山,蕪湖和安慶的人都知道,這幾個省內主要的城市對外省省會南京比本省會合肥吸引力要強哦,筆者認為,湖北算得上是一個區域性經濟大省,這樣合肥的地位與武漢去比時就差一大截。
1、蕪湖的經濟發展怎么樣?
城市的興起不是一時政策可以左右的,鐵路拉來的城市,有一天會伴隨著另一種交通的興起和取代鐵路而沒落。人的生活離不開水,人群逐水而聚,形成了城市,有水的城市才有生命力,引水造城可不可以?當然可以,當然這需要政策,需要資金,需要安定的社會環境,離了這些,靠引水造出來的城市還能長盛不衰嗎?想清楚了,就應該知道,從稍遠的時空來看,哪些城市更有發展機會了。
2、湖北經濟怎么樣?
2017年中國大陸經濟總量為827122億人民幣,其中國內31個省級行政單位的GDP如下,湖北省2017年經濟總量為36522.95億元,在國內31個省級行政單位中位居第七,約占全國的4.4%,湖北省的經濟總量與廣東、江蘇、山東這些省份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在中部六省中,湖北省的經濟總量僅次于河南,位居第二。
而且2017年湖北省的人均GDP約6.18萬人民幣,位居中部六省第一,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所以筆者認為,湖北算得上是一個區域性經濟大省。要說我國的經濟大省,非廣東、江蘇和山東三個省份莫屬,這三個省份都是我國的沿海經濟大省,經濟發達,而且它們的經濟總量已經多年位居國內前三甲。其中2017年廣東、江蘇和山東三個省份的GDP分別為89879億元、85900億元和72678億元,
目前我國經濟總量在6~7萬億人民幣的省份仍然空白,而我國經濟總量第四大省份——浙江,其GDP在2017年也僅首次突破5萬億大關。所以廣東、江蘇和山東三個省份的經濟規模都大幅領先國內的其它省份,以美元計算,廣東、江蘇、山東三個省份的經濟總量都超過1萬億美元,放眼全球,這三個省份的經濟實力都不弱,目前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GDP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家只有16個,所以廣東、江蘇和山東三個省份是我國名副其實的經濟大省。
3、合肥為什么比武漢發達?
合肥為什么比武漢發達?這該不是大白天里說夢話吧?讓我們看看兩地的基本情況,合肥地處華東地區,總面積11,444平方公里,城市建城區面積428平方公里。2018年內地城市綜合排名第17名,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轄4個市轄區,4個縣,一個縣級市,總人口760萬人,2018年底GDP7823億元。
全年財政收入1379億元,合肥市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擁有各類型高校50所,在校生50萬人。再來看武漢,中國中部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樞紐,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所在地。全市下轄13個區,13個國家各類型開發區,總面積8569點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110萬人,去年Gdp產值為1.48億萬億元。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的漢江在城市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歷來就有“九省通衢”之美稱,是中國經濟地理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通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武漢有各類型大學84所,研究生14萬,本專科生97萬,是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是繼北京上海后,全國第3個擁有雙國家創新中心的城市。
拿合肥和武漢比,在級別上就矮了半級,合肥市是正地級單位城市,而武漢是副省級單位城市。這樣合肥的地位與武漢去比時就差一大截,合肥的定位應該是去和鄭州去比,而武漢比的對象應該是南京,去過安微馬鞍山,蕪湖和安慶的人都知道,這幾個省內主要的城市對外省省會南京比本省會合肥吸引力要強哦,而武漢在整個中部地區則是絕對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