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首先新鄉臨近省會鄭州,對新鄉的發展還是有比較大的作用。平原新區個人理解應該是新鄉與鄭州一體化發展的產物本身新鄉與鄭州就相鄰,而平原新區也是距離鄭州最近的區域,可以說在鄭州這幾年的城市化快速發展過程中不斷涌入的外來人口、產業和資本使得新鄉當地看到了一種發展的契機。
1、信陽和新鄉的發展有差距嗎?你怎么看?
感謝邀請回答,近期收到河南地級市直接對比的問答越來越多,信陽和新鄉作為河南的兩個地級市,其經濟發展狀況自然受到很多朋友關注。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信陽和新鄉的經濟及產業情況根據2017年的數據顯示,信陽全年生產總值2226.5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0.6:38.8:40.7,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依次為15.2%、26.6%、58.3%,全年人均生產總值34528元;新鄉全年全市生產總值2384.81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9.5:49:41.5,全年人均生產總值41338元;通過簡單對比可以看出來兩個城市整體的GDP差不多,只是簡單從產業結構可以看出來信陽整體的情況是第三產業優于其他產業,新鄉則是典型的工業城市。
信陽和新鄉的差別在哪?從糧食產量來看:2017年信陽的糧食產量為556.12萬噸,新鄉全市糧食產量421萬噸;從工業產值來看:2017年信陽工業增加值693.15億元,新鄉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991.36億元;從旅游來看:2017年全年來信陽旅游3056.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99.07億元;新鄉全年全市共接待國內游客3716.9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262.86億元;簡單的數據就可以看出了兩座城市的差距,總體的感覺信陽距離新鄉還是有差距的,
未來新鄉和信陽誰會發展更好其實之前已經對于新鄉和信陽兩座城市的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簡單來說信陽就是需要扶持和確立支柱產業,圍繞這個產業大力發展(建議是旅游文化等第三產業);新鄉需要進行工業產業升級的同時,大力發展其他輔助產業增加經濟增長的多功能性。從近些年這兩個城市的投資方向就可以看出未來這兩個城市的發展潛力,新鄉市2017年投資量比較大,且較快的是工業、制造業、住宿餐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可以看到基本上新鄉上是圍繞工業為主,大力發展服務業的路子在走,
可以從上圖看出,信陽2017年投資量比較大,且較快的行業是:農林牧漁、電力和交通等基礎、金融、文化娛樂業等;信陽投資的感覺還是以基礎為主,在第三產業尤其是旅游等服務業的投資還是不足的(感覺還是沒有找到支柱產業,亂)。綜上,個人覺得新鄉已經在已經確定的方向努力前進,但是信陽個人覺得還是支柱產業不明確,仍在進行基礎配套建設的階段,未來對于信陽發展感覺堪憂,
2、新鄉平原新區的發展趨勢如何?平原新區CBD能否帶動發展?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對于新鄉平原新區的文章很早以前就寫過幾篇文章,可以說對于平原新區新鄉和省會鄭州的對待方式完全不一樣,這樣的結果也就會導致了未來平原新區的發展或許會存在某種不確定性。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平原新區個人理解應該是新鄉與鄭州一體化發展的產物本身新鄉與鄭州就相鄰,而平原新區也是距離鄭州最近的區域,可以說在鄭州這幾年的城市化快速發展過程中不斷涌入的外來人口、產業和資本使得新鄉當地看到了一種發展的契機。
那么對于平原新區的看法新鄉和鄭州的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第一、新鄉把平原新區作為承接鄭州未來產業、資源和人口轉移承接地,未來新鄉經濟發展的又一引擎。這點從平原新區的規劃看的就很清楚,平原新區的發展定位是:農業新區、科技新城、產業基地、休閑之都,也就是說未來平原新區在現代農業、高新產業等方面將會有所建樹,而且會作為鄭州的衛星城吸引部分鄭州溢出的人口來此定居。
第二、鄭州目前來說雖然有所意愿發展,但是實力不允許,鄭州快速發展的時期其實也沒有多少時間,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其實還是從2016年被支持建設國家級中心城市之后才大踏步的向前走。城市框架擴大、產業引進、資本涌入等才開始,但是目前來看鄭州還是處于一個資源爭奪期,還處于一個快速發展期,這樣的階段就決定了,鄭州對周邊的產業轉移和支持力度會很小,因為說句實話鄭州本身的產業和實力就沒有多少優勢。